菅觉得奇怪,便喊来江蘅询问。
江蘅眨巴着眼说:“周妈妈想和刘妈妈结亲家。”
云菅惊讶:“亲家?仔细说说。”
江蘅说刘婆子的妹妹嫁给了一个六品官儿做继室,那官儿前头的夫人生了个姑娘,长得花容月貌、温柔贤淑,只是因为给母亲守孝,错过合适的婚期,年纪大了点。
但那官儿很宠这姑娘,不仅不着急嫁出去,还对未来女婿要求甚高。
要求这未来女婿得是秀才以上,还得性情温和体贴。
当然,他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也丰厚,还明确表示愿意倾力扶持未来女婿。
周婆子一琢磨,觉得这是个机会。
自家儿子虽是秀才,可不一定就能考上举人。
且儿子虽然消了奴籍,但过去的经历是不可磨灭的。若想要待在这上京,很难出人头地,那么结一门有力的亲家就非常有必要。
周婆子便试探着去给刘婆子试探了口风,不料刘婆子也很愿意,表示会牵线搭桥。
有了这么一回事,二者关系瞬间融洽起来。
云菅听完后,笑了会,说:“秋闱在即,这周妈妈怎得如此耐不住性子。周睿今年也要下场,为何不等秋闱放榜之后呢?”
这个节骨眼哪是结亲的好时候?
考上了举人,半只脚就迈入朝堂了,到时候挑亲事不比现在简单?
江蘅也这么觉得:“周妈妈可能是看上了人家的嫁妆。听说那姑娘的嫁妆,将近有一万两银子左右呢!”
“多少?”云菅拔高了声音。
江蘅顿了下:“听说是一万两。”
云菅默了。
一万两啊!周睿这小子这么好福气?
这嫁妆要真是一万两,那她也愿意。
不过这都是玩笑话了,云菅正了色,交待江蘅:“你盯着这事,倘若这亲事真有苗头,提前给我传信,我将周妈妈换回去。”
西郊庄子离京中远,叫这两“亲家”把持着,以后还会是她的庄子吗?
云菅可不放心!
江蘅重重点了头,云菅又问:“最近还有捡人回来吗?”
“有。”江蘅连忙道,“好多呢!疫灾后有好多百姓流亡,兰姐姐和小柔姐姐挑了些年纪小身体康健的带进了庄子。她们如今虽不住在这边庄子了,但每隔五日会回来一次。且那些人,都是她们亲自教导的。”
云菅琢磨了半晌。
冯孤兰教这些人读书识字自是没问题,可张小柔那身手,怕是只能打个基础。
她还得重新去找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