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1章 山城风云,棋局初开

把茶盏重重搁在桌上,瓷底与木桌相撞发出脆响,"上个月日商在闸北烧了两家纱厂,凶手还没抓到。

要是名单落在不该落的地方......"他没说完,只是盯着陈立群肩章上的金星,"陈处长觉得,这算谁的责任?"

院外的梧桐叶突然沙沙作响,一片黄叶打着旋儿落在陈立群脚边。

他盯着那片叶子看了会儿,突然笑出声,拍了拍枪套站起身:"顾老板是个明白人。?顽*夲¨榊\栈? ¨首^发+"他走到门口又停住,回头时眼里闪着狼一样的光,"但明白人也得知道——有些火,该灭的时候就得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脚步声消失在院外后,顾承砚摸出兜里的桂花糖糕。

油纸包已经皱了,糖糕边角有些发硬,却还留着苏若雪掌心的温度。

他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漫开,混着喉间泛起的苦涩。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案头那份财政部文件上。

他望着影子里晃动的碎瓷反光,突然想起苏若雪说的"苏州河的灯"。

那灯还没看,但此刻重庆的风里,已经有了棋秤落子的轻响。

午后的算盘珠子声停了约莫两刻钟,顾承砚刚将"外围企业"名单誊抄完毕,门房小丫头又捧着烫金请柬进来。

红纸上"重庆饭店"四个魏碑体墨迹未干,右下角盖着财政部交际司的朱印——显然是上午碰了软钉子的周明远补的局。

他捏着请柬站在廊下,看檐角冰棱坠地碎成星子。

苏若雪今早从上海发来的电报还揣在贴胸口袋里,墨迹透过薄棉衫蹭着心口:"沪上纱价涨三成,日商暗收废丝。"指腹隔着布料摩挲那行字,他突然笑了——这丫头总把"注意安全"藏在生意经里。

重庆饭店的大厅飘着桂圆红枣的甜香,暖炉烘得人眼皮发沉。

顾承砚刚在角落坐下,就见周明远陪着个穿墨绿缎面马褂的胖子过来。

胖子左手拇指戴着翡翠扳指,每说一句话就拍一次他肩膀,震得西装领口直晃:"顾先生的'火种',可是给咱们民族工业续了口气......"

他垂眼盯着对方扳指上的裂纹,耳尖却支棱着听四周动静。

直到那胖子被另一桌的官太太叫走,他才端起茶盏抿了口,目光扫过厅中挂着的"实业兴邦"横匾——金漆有些剥落,露出底下"共存共荣"的旧字,像道没擦干净的伤疤。

"承砚兄?"

这声带着德国腔的"兄"字让顾承砚后背一绷。

他转头就见张维钧扶着椅背站在身后,西装领口敞着,领带歪在锁骨处,酒气混着雪茄味扑面而来。

三年前在柏林经济论坛,这人还总端着留洋博士的架子,如今左胸别着的财政部顾问徽章倒比领结更笔挺。

"维钧兄。"顾承砚起身虚扶,指尖触到对方胳膊时吓了一跳——那分量沉得反常,怕是喝了半斤茅台。

张维钧却像没察觉他的小动作,踉跄着坐进旁边椅子,食指关节重重叩在桌布上:"你那套金融本票制度......"他突然压低声音,喉结在领带夹下滚动,"财政部二处的人昨天抄了我的账本。

他们说'民间流通的本票比法币还硬实,成何体统'!"

顾承砚的茶杯在掌心微微发烫。

他想起今早周明远推过来的"监管文件",想起苏若雪在火车上逐字分析的金融风险——原来那些冠冕堂皇的"统筹",不过是要抢他手里的民间信用。

"他们要的不是监管。"张维钧突然抓住他手腕,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是要把本票发行权收归官办!

你要么合作,要么......"他醉眼猛地清明,扫了眼四周交杯换盏的人群,声音更低了,"出局。"

廊下的留声机突然放起《天涯歌女》,甜腻的调子裹着张维钧的尾音散在空气里。

顾承砚抽回手,用袖口擦了擦被掐红的腕子,面上却浮起温吞笑意:"维钧兄多喝了两杯。"

张维钧盯着他的笑,突然拍着桌子笑出声:"承砚啊承砚,当年在柏林听你讲《国富论》,我就知道你是块硬骨头......"他抓起桌上的汾酒仰头灌了半杯,酒液顺着下巴滴在西装前襟,"可硬骨头在这世道......"他没说完,扶着桌子站起来,摇摇晃晃往洗手间去了,背影在水晶吊灯下晃成重影。

顾承砚望着他的背影,摸出兜里的碎瓷片。

釉面还带着体温,像苏若

不想错过《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