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3章 暗流涌动,布局反制

在巷口,李仲文颤抖着拆开信封。

最后一页的"李仲文"三个字像把刀,扎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抓起名片对光一照,暗纹里浮出"紧急联络"四个小字——那是顾承砚特意让苏若雪找汇丰印的,和工部局密函用同批纸。

与此同时,三马路的裕丰钱庄里,苏若雪的指尖正顺着分类账快速滑动。

她翻到"大生棉纺"那页时,钢笔尖突然顿住——原本该到账的三十万日资贷款,被划了道刺眼的红杠。

"张经理。"她抬头时,眼尾的弧度收得极紧,"麻烦调阅近三日所有日资银行的放款记录。"

半小时后,一沓薄如蝉翼的纸页摊在她面前:六家棉纺厂、四家米行、两家缫丝坊,总计一百七十万的贷款被抽回。

苏若雪摸出怀表对了对,立即拨通电话:"陈行长,我是顾氏的苏若雪。

请问华懋银行能否支持临时拆借?"

她的声音像浸了冰水的银铃,清晰得不带半分颤音:"对,以顾氏、荣记、张记三家的库存做抵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需要联合发布一份《民族资本互助声明》——就说'同业有难,银企共担'。"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声,陈行长的笑声带着松快:"苏小姐这是要给市场吃定心丸?

我这就联系浙江兴业。"

等苏若雪放下电话,窗台上的留声机正放着周璇的《何日君再来》。

她望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忽然想起顾承砚说过:"商战里最可怕的不是对手,是人心溃散。"她摸出钢笔在声明稿上添了句"实业为根,互信为土",墨迹在"土"字上晕开个小圆点,像粒埋进土里的种子。

雨是后半夜下起来的。

青鸟撞开商会后门时,青布衫贴在背上,活像片被暴雨打湿的荷叶。

他怀里的油纸包还在滴水,里面是张曝光过度的照片——李仲文正把个铁皮箱塞进特高课的汽车后备箱,箱角露出半截账本封皮。

"他今晚去了虹口。"青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哑得像砂纸,"我跟着到了码头,看见三井的船在装货...装的是机器零件。"

顾承砚接过照片,指腹蹭过相纸边缘的水痕。

窗外的雨丝打在玻璃上,把李仲文的脸割裂成碎片。

他忽然笑了,那笑里带着几分冷冽的畅快:"三井要转移工业设备?

正好。"

"您不是要现在揭发他?"青鸟急得攥紧了湿袖子。

"揭发了,三井换个代理人就是。"顾承砚把照片锁进保险柜,又取出封贴着工部局火漆的空信封,"但要是巡捕房在李仲文的黄包车座下'捡到'这张照片...你说他们是信商会,还是信三井?"

青鸟忽然明白了。

他望着顾承砚将照片塞进空信封,封口才沾了半滴胶水——这样巡捕房的人翻找时,"恰好"能发现。

雨越下越大,商会门口的灯笼被风吹得摇晃。

顾承砚正往茶杯里续水,忽然听见门房的惊呼声。

他推开窗,看见个戴斗笠的人立在台阶下,斗笠边缘垂下的雨帘遮住了脸。

那人抬手抛来个油纸包,转身就融进雨幕,只留下句被风雨撕碎的话:"顾先生...好自为之。"

顾承砚拆开油纸包,里面是张素笺,墨迹未干:"你已站在悬崖边,回头无路。"

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苏若雪举着伞跑进来,发梢滴着水:"顾先生,陈行长说声明明早见报。

还有...青鸟说码头的事?"

顾承砚把信纸折成小方块,放进西装内袋。

他望着窗外翻涌的雨云,忽然想起穿越前看过的旧报纸——1937年的上海,雨也是这么大。

"通知核心成员。"他对苏若雪说,"明晚八点,开闭门会议。"

苏若雪一怔,随即从他眼底读出几分灼灼的光——那是他们初遇时,他站在绸庄门口说"我要让顾家绸庄的绸子,裹住整个上海滩"的光。

她摸出怀表看了眼,雨夜里的表蒙子泛着幽蓝:"好。

我这就去联系荣老板、张老板...还有青鸟。"

顾承砚望着她跑远的背影,又摸了摸内袋的信纸。

雨打在窗玻璃上,像无数只手在敲,敲出个模糊的未来——那里有浓烟,有炮火,有无数双攥紧的手,和一面被鲜血染红的旗子。

而他知道,今晚的雨,不过是

不想错过《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