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15章 猫尾带火,灰落无声

灰烬的袖口,"你先说。"

苏若雪抿了抿唇,指尖轻轻划过桌上的残页:"我在想若是我们现在停了给《墨耕月刊》的投稿"

窗外传来第一声鸡啼,顾承砚的瞳孔在晨光里微微收缩。

他望着苏若雪眼底跳动的光,突然笑了——那是比烛火更亮的,要烧穿黎明前黑暗的光。

顾承砚的拇指在"耕心"木章的焦痕上碾过,指腹被木刺扎得微痛,却让他眼底的光更亮了些。

苏若雪的提议像颗火星,"啪"地炸开在两人之间——他原以为要等三日布网,却不想她已将局布到了敌方退路前。

"停投稿,散风声。"他重复着,指节抵着下巴,喉结在晨光里滚动,"他们最怕的就是我们察觉渗透,这时候突然割断文人线,倒像被他们吓退了。"他突然握住苏若雪沾着灰烬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绢帕传来,"你算准了他们要弃网,偏要推他们一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若雪的耳尖泛起薄红,却没抽回手。

她另一只手从袖中摸出个油纸包,展开是半本边角卷翘的旧账册,"这是五年前顾氏与苏记茶行的往来账,我在末页夹了张机关鸟图纸。"她指尖拂过账册内页,"铜雀传信是日商特高课半年前淘汰的老法子,他们若信了这是'商会机密',定会急着上报。"

顾承砚低头看那图纸,线条间故意留了道破绽——铜雀的尾羽多刻了一道棱。

他忽然笑出声,指腹点着那道棱:"好个欲盖弥彰。"他松开手,从案头取过狼毫,在账册封皮写了"文牍乙"三个小字,"让老周把这账册混在《沪上百工志》里,开价三块银圆——太便宜显得无用,太贵又引不起贪念。"

苏若雪应了,转身时裙角扫过木椅,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沉水香。

她走到门口又顿住,回头时晨光正好漫过她的眉峰:"我让阿巧去《申报》登启事,就说顾先生要在绸庄开'织机夜课',只收染坊学徒——文人圈的耳朵,最耐不得匠作的热闹。"

顾承砚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后,指尖轻轻叩了叩桌沿。

窗台上的铜铃突然"叮"地一响,是青鸟回来了。

这男人的牛皮袋沾着星点泥渍,帽檐压得低低的,却掩不住眼底的锐光:"旧书摊的王二麻子收了账册,夜里亥时三刻,戴灰围巾的小个子来翻了半个时辰。"他从袋里摸出半截褪色的蓝布,"这是那小个子围巾勾在书摊木架上的。"

顾承砚接过布片,凑到鼻端闻了闻——有股淡淡的樟脑味,是日式衣柜常用的。"跟到哪了?"

"虹口。"青鸟的指节捏得发白,"他进了'松月汤'澡堂,把账册塞进锅炉口。

我没追,在澡堂后巷见着盐帮的'鲤鱼标'了。"他从腰间解下枚青铜鱼符,"阿九说这澡堂每月十五有货船靠苏州河,货箱上都压着'松'字印。"

顾承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转身拉开抽屉,取出张泛黄的上海地图,用红笔在"松月汤"和墨耕社旁的废弃茶寮各点了个圈。

两点之间的连线像根绷紧的弦,精准地绷向苏州河畔——那里标着"云裳戏院",红漆招牌在三十年代末的大火里烧剩半块,如今是流浪汉的栖身所。

"文火慢烧,不如釜底抽薪。"他提笔在地图空白处写下这八个字,笔尖戳得纸页微微发皱,"他们要弃网,我们就替他们把网烧干净。"他抬头看向青鸟,"去通知各丝行掌柜,明日午时在顾氏仓库开'新茧'发布会——《蚕音谱》修订版要当众发下去,每个染坊学徒都得有一本。"

青鸟领命转身,衣角带起的风掀动桌上的残页。

顾承砚望着那半行"白鹭振翅",突然抓起狼毫在宣纸上写了"断绝文人团体合作"几个大字,墨迹未干便按了顾家朱印。

他知道,这八个字会像颗投入油锅的水珠,在上海滩的文人圈炸开——那些收过日商银钱替他们说话的"先生"们,此刻该急得跳脚了。

月上柳梢时,苏若雪捧着个描金漆盒回来。

盒里整整齐齐码着二十本新版《蚕音谱》,封皮是顾氏特有的湖绿绸面,烫金的"新茧"二字在烛火下泛着暖光。"阿巧说《申报》的启事登在头版,'顾氏只

不想错过《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