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每日系统情报推送:386旅旅长莅临杨村,在独立团团部得知宿主带二营外出报仇的消息后大发雷霆,将团长李云龙与团副孔捷骂的狗血临头。*珊¢叭/墈¢书,惘+ ′勉·沸/岳`独?
李云龙表示二营不是私自外出,而是受他的命令出去搞点副业。”
“阿西吧!”
秦小九看到这条类似八卦的情报推送,为老李同志默哀三秒。
“看来老李同志不管到哪都能把一支部队带成像野狼一样嗷嗷叫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他这种为部下担当的品质就能让部下们死心塌地的跟他。”
秦小九自然清楚李云龙的这份担当可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旅长,他这次担的责任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
“老李的这份人情老子得接下,而且还得还。”
“哎,看来得给老李送点礼物……得,就送他一个骑兵连吧。”
一想到骑兵连,秦小九又脑壳痛了。
旅长还在杨村呢。
给老李一个骑兵连,旅长那没有……这关可不好过啊!
原剧中李云龙牵了骑兵营的马就被旅长打电话敲走了两个连的马。
如今他老人家亲自在杨村,他又怎么可能放过这次的打劫机会。`珊!叭·看\书/旺\ ^追~最\歆~蟑/結·
可再给他一个连的话,老子自己就只剩一个连了。
得想个说辞把旅长的嘴封住,不能让旅长开这个口。
想什么说辞呢?
脑壳痛。
就在秦小九想着怎么拒绝旅长的时候,脑袋里突然传来一阵阵痛。
这回是真的脑壳痛。
下一刻,脑袋中突然出现一股遥远的记忆。
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屁孩正在沿街乞讨,一个看上去斯斯文文带着一副书生气的年轻人走到他面前。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这么小就出来乞讨,你的父母呢?”
小屁孩看着眼前这个态度友善的大哥哥,也不怕,奶声奶气道:“我叫秦小九,我爹妈都被反动派杀害了。”
或许是因为太小了,虽然嘴里说着爹妈被反动派杀害了,但孩子可能不是真正明白反动派是什么意思,所以口气中并不带任何怨恨的意思。
书生气青年怜爱的摸了摸小小九的脑袋,“原来你就是小九啊,哥哥找你很久了,总算找到你了。你跟哥哥回家好不好,以后只要哥哥有一口吃的就少不了小九那一口。”
小秦小九并没有立即答应跟青年回家,反而是一脸警惕的问道:“哥哥你为什么要找小九?难道你认识小九吗?”
“哥哥虽然不认识小九,但哥哥认识你的爹娘,他们都是哥哥的战友。~s′l-x`s~w/.!c-o.m+”
青年爱怜道:“你爹妈早年就跟哥哥交代过,让哥哥照顾小九。”
“哥哥认识小九的爹妈?”
小小九虽然颇为警惕,但他毕竟还只是个五六岁的孩子,一听对方认识自己爹妈,受爹妈委托来找自己。
天真的孩子自然就信了,开开心心的跟着青年回家。
青年对小九很好,回家后不仅给他好吃好喝,还每天抽出时间亲自教小九读书识字。
时间很快过去两年,青年接受新任务带秦小九来到鄂豫皖苏区,由于此时正好是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围剿,青年临危受命作为红西方面军首长,工作自然繁忙。
有一天青年带回一个脑袋特别大的少年回来,跟小九介绍,这少年叫李云龙,是青年新收的警卫员,不过青年外出很少会带李云龙出去,只让他在家照顾秦小九。
从此秦小九每天与李云龙一起生活,李云龙不爱读书,但却每天监督小九读书,然后又每天教小九练武打枪。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后来苏区的局势越来越紧张,李云龙也被下派到前线去打仗了,秦小九则被青年送到老乡家里。
又过了两年,李云龙突然找到老乡家告诉秦小九一个噩耗,青年被人诬陷入狱。
才十岁的秦小九大哭了一场后毅然跟着李云龙去投军,进了儿童团。
没过几年队伍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跟李云龙走散。
历经千辛万苦,秦小九终于走到延安,却一首没有李云龙的消息,这时的秦小九也己经十六岁,在部队大整编中也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
历经三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凭着战功,秦小九被任命为独立团二营六连连长,一首到前天晚上被山本特工队的手雷炸伤,这期间这么多年一首没有见过李云龙。
哦,原来这个小屁孩就是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