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常乃超,第二战区特别挺进队中校参谋长。*齐\盛,暁/税·罔- ?追·罪`鑫,漳?节*”
从人群中走出来的中校军官对秦小九自我介绍道。
“常乃超?”
秦小九一愣,这名字好熟悉……哎呀握草,这不是亮剑原剧中国军暂编第7师少将师长,他在淮海战役中受伤被李云龙给抓了俘虏。后来在南京军事学院担任军事教员。
说实话,此人在原剧中的表现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论打仗……不,该说论实战,他真不行,他带一个师首接被李云龙打的连门都摸不着,最后不仅自己被俘,还有五千多士兵也一起被俘。
但你说他不会打仗吧?那也不够严谨,毕竟他可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一肚子的军事理论知识,但却缺少实战磨砺。
后世网络上很多砖家也对此人进行过分析,很多人认为常乃超之所以被李云龙轻松打败,实在是因为他怀才不遇,一开始没有带兵打过仗,后来国军将领死的死投降的投降,他才有机会上场。
结果刚上场就遇到完全不懂军事理论却、不按常理出牌、却又实战经验极为丰富的李云龙,所以才有那样的结局。
常乃超在原剧中还有一点值得称道,就是不怕死的王八之气。
这家伙在被李云龙俘虏后当着李云龙的面依然夸夸其谈,哪怕被李云龙用枪顶着脑袋也依然不紧不慢的抽烟。·9¢5~k¢a\n′s^h-u^.\c!o`m′
气的李云龙大骂他被抓了还敢摆谱,甚至差点毙了他,但他确实面对枪口没有皱一下眉头。
这个人可以用。
秦小九稍微回忆了一下原剧,立马做出决定。
先信一信后世砖家的话,让他上战场实战实战,如果实在不行,就让他下来,留着给将士们讲讲战争理论知识也好,理论结合实际才是硬道理。
“你就是那个从德国柏林军事学院留学回来的常乃超?”秦小九还想确定一下到底是不是原剧中的人。
“咦?秦营长还听说过鄙人的名号?”
常乃超有点惊讶的看着秦小九道:“鄙人去年才完成学业回国,一首在重庆,昨天才奉命来此上任,没想到秦营长竟然知道鄙人,实在荣幸之至啊。”
常乃超说话语气平和,言语举止大方得体,颇有点儒将之风。
秦小九点点头道:“常参谋长的名号我也是偶然听说,据说你的军理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却因为国军派系林立,尤其是如今黄埔系如日中天,你一个留洋回来的人却怀才不遇,得不到带兵上前线的机会。”
“今日一见果然传言非虚,你这样一个堂堂柏林军事学院回来的人才却只能被派到特别挺进队这种炮灰部队来,甚至在这种地方都得不到一个军事主官的任命,只能屈居向富华这种草包之下。`优?品,暁.说*罔! !追\罪\歆_章+洁\”
“不不不,秦营长廖赞了。”
常乃超连连摆手表示自己没秦小九说的那么好,但他脸上高兴的表情和看秦小九那种像见到知己一样的眼神就说明他内心非常认同秦小九的说法。
“常兄,咱就不客套了,你有资格加入我二营。”秦小九真诚道。
“哈?”
我有资格加入你的二营?
常乃超一脸懵,以为自己听错了,我一个堂堂留过洋回来的高材生,虽然在国军中怀才不遇,但好歹我现在也是旅级编制的中校参谋长吧。
你一个比我低了两级的营长竟然说我有资格加入你的部队?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怎么常兄是看不起我八路军呢还是看不上我秦小九呢?”
秦小九当然明白常乃超此刻内心的想法,淡淡道:“还是说常兄也是个官迷?觉得加入我二营辱没了你一个堂堂柏林军事学院的高材生了?”
常乃超回过神来,对秦小九的这番话不置可否,脸上也完全没有一点紧张的感觉。
依然夸夸其谈:“秦营长,说实话,我很佩服你对军人精神的阐述,尤其你说的亮剑精神。”
“同样,我也很佩服你们八路军,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在山西敌后与倭寇周旋,至于说到官迷,我并不承认,我要是想当官,今天就不会出现在这里。”
“我也没有觉得加入你的部队对我有什么辱没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一个营的编制……”
常乃超说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合适的措辞后接着道:“一个营的编制实在有点小,人数自然也少,在战场上很难有什么作为啊!”
“哈哈哈哈……”
秦小九自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