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昭刚下过令。\三^叶-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第一拨鞑子的前锋就冲到关前二里了。
顾昭站在箭楼的垛口那儿观察着。
他瞅着像黑云一样压过来的骑兵,不自觉地紧张。
看着自己研究的燧发枪心安了不少。
这燧发枪是他用现代机械知识改进的火铳,枪管里刻着螺旋膛线,射程比普通的鸟铳能远将近半里地。
“顾参议!”吕大器的声音在身后突然响起。
“前锋是正白旗的巴牙喇,大概五百个骑兵!”
“末将带着亲军去冲阵——”
“不用。”顾昭抬手就给打断了,眼睛扫过城墙下排列着的十二门红衣大炮。
炮组那些火长,正拿着铜尺在那量角度。
他心里头还记着前世资料里提到的事儿,皇太极天聪三年的时候,那八旗军的前锋老是用“探马冲击”这一招。
看起来那气势特别猛,其实就是在试探火力都咋分布的。
“让老营的兄弟们把弓先收一收。”
他扭头就跟传令兵说,“就放三排弩箭就行。”
这时候林月瑶冷不丁地从垛口翻上来了。
她穿着玄色的劲装。
发辫就用皮绳随随便便地扎着,可就算这样,她比那些旗幡都要扎眼。
“顾昭,你得让我带上轻骑——”
“等他们冲过护城河再说。
”顾昭把燧发枪塞到她手里,“这枪能打到三百步远,你帮我试试准头。”
就在这时候,城下传来了第一声马叫。
五百匹马的铁蹄子让大地颤动。
跑在最前面的那个白旗将官,戴着熊皮护颈。
这是多尔衮的亲卫标志。
“放弩箭!”
梆子声一响。城墙上射下来的弩箭,可这些箭,就只能落到鞑子前锋马队的前三排。
鞑子骑兵早就习惯了这种不怎么密集的箭雨了,马蹄子跑得更快了。~1/7/k^a^n¢w·e?n~x,u¨e..~c·o′m/
等到最前面的战马冲到结冰的护城河那儿的时候,顾昭“啪”的一下就拍响了身边的铜钟。
“红衣炮——”他的声音被北风带着,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战场,“目标是左翼三百步的地方,开炮!”
第一门炮的火绳一点着,好家伙,整座箭楼都跟着晃悠起来了。
这改良后的红衣炮,装的是颗粒火药,爆炸的声音比起普通的火炮,要闷一些,那炮弹,正好就撞到了鞑子将官的马肚子上。
血一下子就溅开了,这时候顾昭就看到那个将官脸上那种特别错愕的表情。
要知道,这个地方本来应该是明军的鸟铳阵的,现在却被他用大炮给打出了一个缺口。
“第二炮,往右翼偏北的地方打!”顾昭扯着脖子喊。
那些炮组的火长们,早就把顾昭教的“三角定位法”背得滚瓜烂熟了,这第二发炮弹,几乎是沿着第一发炮弹的路线飞出去的,一下子就把鞑子的探马旗给掀翻了。
这下子,鞑子的前锋马队乱套了。
有的战马被炮弹的碎片把腿骨给削断了,马和人都倒在地上,乱成了一堆;
还有的骑兵想拉住缰绳往后退呢,可是后面的马群一个劲儿地往前顶,就只能被推着往前冲了。
“收家伙!”顾昭用力的一拳砸在垛口上。
城墙上的弩手们听到命令,立马就停止了射击,那些炮口,也都把炮衣垂了下来。
吕大器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地盯着正在慢慢退去的鞑子前锋。嘴里说道:“他们……他们这是在试探咱们火器的位置?”
“所以,咱们就给他们来点假的。”
顾昭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炮灰,眼睛朝着远处的山包看了过去。
那是影卫的瞭望哨,正在用顾昭教的旗语传递敌军的动向。
这旗语是顾昭前世当战地记者的时候学的摩尔斯码改过来的,改成了明军能看得懂的符号。_l!o*v!e*y!u?e¨d?u.._n!e.t¨
到了正午的时候,多尔衮的主力部队就到了。
那黄旗多得,漫山遍野都是。
顾昭仔细地数着敌军的阵型,左边是镶蓝旗,右边是正黄旗,中间就是多尔衮的亲卫白旗。
顾昭伸手摸了摸怀里的怀表,这怀表可是用现代的零件改装的,那齿轮之间还涂着他自己做的防冻油脂。
指针指到未时三刻了。
“三段击,准备起来!”他放声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