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傍晚时分,他在竹屋前静坐,让思绪随晚风飘散。起初,他总想着如何快速凝聚清心之力,心中杂念丛生,冰晶莲台始终黯淡无光。
直到一个月圆之夜,云鹤在溪边看到倒映的月影,突然领悟:“心若明镜,不惹尘埃。若刻意追求清心,反而落入执念。”他闭上双眼,不再去想任务,只是感受着仙域的宁静——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溪水流动的哗哗声,远处仙鹤的鸣叫声……当他彻底放下执念时,周身突然泛起白光,冰晶莲台自动悬浮空中,开始吸收周围的清心之气。
接下来的三个月,云鹤走遍仙域的修行圣地。在“无尘殿”,他看到上仙们摒弃华丽的宫殿,在简朴的石屋中悟道;在“忘言崖”,他目睹修士们以心传心,无需言语便能交流大道;在“静心湖”,他见证了仙人们放下纷争,共同守护湖中的灵脉。每一处圣地的清心之道都各不相同,却都指向同一个真谛——心无杂念,道法自然。
云鹤将冰晶莲台置于静心湖中央,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莲台在湖心缓缓旋转,吸收着湖面的清净之气。百位上仙围绕湖边盘膝而坐,共同吟诵清心咒,他们的道心之力化作点点白光,如流星般坠入莲台。当莲台取出时,已绽放出圣洁的光芒,花瓣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每一滴都映照着仙域的云海。
太上老君看着莲台感叹:“千年了,仙域终于再次凝聚出如此纯粹的清心之力。”他拂尘轻挥,一道金光落在莲台上,“此乃‘静心印’,可保清心之力不被杂念污染。”莲台吸收金光后,花瓣上浮现出复杂的符文,光芒愈发纯净。
三界同心
半年之期已到,苏徭、洛尘与云鹤准时返回静心谷。青龙长老早已在此等候,谷中已布置好接引阵,阵眼处刻着三界的图腾——人间界的仁字、妖界的灵字、仙域的道字。
“愿心玉中的仁心之力,已凝聚十万生灵的守护愿力。”苏徭将愿心玉放在阵眼中央,玉石绽放出温暖的红光,照亮了整个山谷。
洛尘将灵珠置于玉旁,翠绿的光芒与红光交织:“灵珠收纳了妖界百族的共生本心,里面有万灵的气息。”
云鹤放下冰晶莲台,圣洁的白光立刻与红、绿二色交织:“莲台承载着仙域百位上仙的清净道心,千年清心之力已尽数凝聚。”
三件器物在阵眼中央悬浮,青龙长老双手结印,古老的龙族咒语在山谷中回荡。接引阵上的三界图腾突然亮起,人间界的“仁”字涌出暖流,妖界的“灵”字生出藤蔓,仙域的“道”字化作祥云,三者缠绕着器物缓缓上升。
愿心玉中的红光率先溢出,如潮水般包裹住灵珠与莲台,那是十万生灵守护苍生的温度;灵珠的绿光随即扩散,带着万妖共生的生机融入红光,藤蔓在光芒中开出奇异的花朵;冰晶莲台的白光最后绽放,清心之力如细雨般滋润着两种力量,祥云在半空凝成华盖。
三种力量在接引阵上空相遇,没有丝毫排斥,反而如久别重逢的挚友般自动缠绕融合。红光的温暖、绿光的生机、白光的纯净交织旋转,渐渐凝聚成一团柔和的白光,光晕中隐约可见人间炊烟、妖界林海、仙域云海的虚影。
青龙长老望着白光,金瞳中泛起泪光:“上古先祖以生命守护的希望,今日终于在你们手中重现。”他伸手触碰光团,指尖传来熟悉的心跳共鸣,与古卷上感受到的悸动如出一辙,“这便是能滋养本源之心的至纯之力,三界同心,方有此刻的圆满。”
苏徭看着光团中流转的人间烟火气,轻声道:“原来仁心并非空洞的善意,而是无数人用行动温暖世界的力量。”洛尘抚摸着灵珠留下的余温,补充道:“本心也不是野性的放纵,而是万物共生的自然法则。”云鹤望着莲台绽放的微光,感叹道:“清心更非无情的淡漠,是放下执念后的澄明通透。”
白光在阵眼上方渐渐稳定,化作一枚核桃大小的光球,表面流转着三界图腾的纹路。青龙长老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虚空玉盒,小心翼翼地将光球收纳其中:“距离心核淬炼还有三月,待时机成熟,我们便前往三界交汇的虚空战场,完成先祖未竟的使命。”
此时静心谷的灵脉突然发出嗡鸣,谷中灵植舒展叶片,溪流奔腾欢唱,连空气都变得格外清新。青龙长老感知着天地间的变化,笑道:“本源之心已感受到希望,三界灵脉都在回应这份力量。”
苏徭、洛尘与云鹤相视一笑,三个月的奔波与感悟在这一刻有了最圆满的答案。愿心玉、灵珠与冰晶莲台虽已耗尽力量,却在阵眼留下淡淡的印记,化作三道流光融入静心谷的灵脉,仿佛在诉说着三界同心的故事。
青龙长老将玉盒郑重收起,金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