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少年修士
界域法典推行半年后的清晨,启明学府的青铜校门在朝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j*i?a,n`g\l?i¨y`i*b¨a\.·c`o¨m¢门楣上新刻的“三界共沐”四字尚未完全褪去刀痕,却已迎来了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刻——首批跨界学子正踏着晨露穿过门庭,青灰色的校服下摆扫过石阶上的青苔,惊起一串细碎的露珠。十名妖界少年身形各异,最前排的狐族少年耳尖还带着未褪的绒毛,身后的狼族少女紧攥着书包带,指节泛白的模样泄露了紧张。五名仙域孩童则踩着半寸高的云气,月白道袍上绣着的星辰纹在阳光下流转,为首的女童怀里抱着玉净瓶,瓶中柳枝垂落的露珠落地时凝成了细碎的冰晶。“这便是人间的学府?”狼族少女忽然停下脚步,鼻尖微动,“空气中有书墨和……烤肉的味道。”“是伙房在蒸灵米糕。”引路的林小婉笑着转身,她扎着利落的双马尾,校服袖口别着银色的学生会徽章,“往后你们会习惯的,张师傅做的桂花糕,连后山的松鼠都要偷偷来讨。”人群中忽然响起抽气声。狐族少年抬头时,正撞见檐角铜铃下悬着的镜匾——那面“窥天镜”正映出三界景象:妖界的万妖岭云海翻涌,仙域的凌霄殿霞光万丈,人间的长安城车水马龙。三幅画面在镜中流转交织,最终融成一片澄澈的光晕。“那是洛尘院长设的界域镜,”林小婉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他说,求学之人当知天地广阔。”少年低下头,藏在袖中的手悄然攥紧。他叫墨渊,来自青丘外围的狐族聚落,族中长辈说他天生灵窍,却偏偏生了双过于澄澈的琥珀眼,此刻那双眼正警惕地掠过周围投来的目光——人间学子们的好奇里带着探究,偶尔有窃窃私语顺着风飘来:“你看那狐族的耳朵……”“仙童的运气是真的吗?”墨渊猛地加快脚步,耳后的绒毛因窘迫微微颤抖。他刻意落后半步,让同伴的身影挡住自己,直到看见藏书阁的飞檐才松了口气。那座七层木楼被紫藤萝缠绕,晨雾中宛如悬浮的琼阁,他几乎是本能地朝那边走去,却被林小婉轻轻拉住了衣袖。“新生要先去礼堂参加开学典礼,”她晃了晃手里的日程表,纸页边缘印着小小的桃花水印,“洛尘院长会亲自授课呢。”礼堂内早已坐满了人。墨渊选了最后排的角落,刚坐下就听见前方传来低低的惊叹。洛尘正站在讲台上,素色衣袍袖口绣着暗纹,他指尖轻叩桌面,散落的粉笔灰便化作星子般的光点,在半空凝成“界域通识”四个大字。“诸位来自不同疆域,”洛尘的声音温和却带着穿透力,“但在启明学府,只有学子二字。”他抬手一挥,光点骤然散开,化作无数细小的符文,“比如这火系符文,妖界修士惯用灵力催动,仙域修士擅长引动天地灵气,而人间修士……”墨渊的笔尖在纸上顿住。他看着洛尘将三种截然不同的运功法门拆解重组,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符文忽然变得清晰起来,就像族中长辈讲述的古老阵法,看似杂乱的线条里藏着天地运行的规律。当他回过神时,纸上已密密麻麻画满了批注,连自己都惊讶于方才的专注。散学时,人群中的议论声渐渐清晰。“听说藏书阁有洛院长年轻时的阵法手稿”“西跨院的试炼塔今天开放”,墨渊攥着刚领到的借阅证,脚步不由自主地迈向藏书阁。推开雕花木门的刹那,檀香混着旧书页的气息扑面而来,三层的环形书架上摆满了玉简和线装书,阳光透过穹顶的琉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斑。“需要帮忙吗?”墨渊猛地转身,撞得身后的书堆轻轻晃动。一位身着青衫的老者正含笑看着他,花白的胡须垂在胸前,手里拿着本泛黄的《阵衍初解》。“我……我想找关于幻阵的书。”他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老者却像是没察觉他的窘迫,从书架上抽出一卷竹简:“青丘狐族的幻术自成一派,但要与阵法结合,需得懂些五行生克。”竹简展开时发出清脆的声响,上面用朱砂画着的阵法图竟隐隐流转着微光,“比如这‘颠倒八门阵’,你看此处……”当墨渊终于弄懂阵法中最关键的转折节点时,窗外的天色已染上暮色。他抱着借阅的三卷书走出藏书阁,正撞见洛尘站在银杏树下,手里拿着片刚飘落的叶子。“今日礼堂里,你是唯一将三种火系符文都记下的。”洛尘转过身,眼底带着笑意,“青丘的墨渊?”墨渊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他听说过这位人间修士的传奇——以凡人之躯平定界域纷争,创立启明学府,连仙域的长老都要敬他三分。此刻对方就站在面前,素净的衣袍上沾着些许银杏叶的金黄,倒像是位寻常的教书先生。“是。”他紧张得指尖发冷,却听见洛尘忽然问道:“你觉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