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血旗沉璧

林天生走到碑前,接过亲卫递上的特制刻刀。他未假他人之手,亲自执刀!刀锋在冰冷的石碑上划过,发出刺耳的“嗤嗤”声,石屑纷飞。他运腕如铁,笔走龙蛇,每一个字都凝聚着沉痛与力量,深深凿入石碑:

民魂不沉

寒衣永志

八个大字,力透石背!笔画刚劲如刀削斧凿,却又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庄重!没有落款,没有年月,只有这八个字,如同永恒的誓言,烙印在石碑之上,也烙印在淮水之滨!

林天生收刀,指尖拂过冰冷的碑文刻痕。他转过身,对着肃立的将士,对着远处观望的周家墩百姓,声音如同洪钟,在淮水上空回荡:

“此碑为证!此水为鉴!周老丈之魂,永沉淮水,亦永驻我寒衣将士心头!江北之盼,即我寒衣之责!驱除杜逆,涤荡妖氛,还江北父老以太平盛世!若违此志,犹如此璧——沉沦江底,永世蒙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驱除杜逆!还我太平!”

“驱除杜逆!还我太平!”

雷鲸第一个振臂高呼!紧接着,数千寒衣将士的怒吼声汇聚成惊涛骇浪,震碎了淮水的呜咽,震动了沉寂的江北大地!岸上围观的周家墩村民,看着那方在火光中矗立的石碑,看着寒衣将士同仇敌忾的怒吼,听着那“江北人盼王师”的呐喊被奉为圭臬…许多人的眼眶红了,紧握的拳头松开了,紧闭的心扉,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

祭礼结束,寒衣军依令扎营。那方刻着“民魂不沉,寒衣永志”的青石碑,在火把映照下,如同沉默的巨人,守护着江岸。

红绡并未休息。她独自一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带着最精密的拓印工具,悄然来到石碑前。她伸出纤纤玉指,指尖带着朱雀部首特有的敏锐,轻柔地抚过碑上那深刻而冰冷的刻痕,仿佛能感受到林天生刻字时倾注的悲愤与承诺。

“周老丈…江北…” 红绡低声呢喃,凤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她取出特制的、近乎透明的坚韧薄绢,覆盖在碑面。然后用浸透了特制药水的拓包,以无比轻柔却又无比坚定的力道,一下下,均匀地拍打在薄绢之上。药水迅速渗透石碑的细微凹痕,在薄绢上清晰地显现出“民魂不沉,寒衣永志”八个墨色大字!字迹的边缘,甚至带着石碑天然的细微纹理,如同血脉的延伸。

拓印完成。红绡小心翼翼地揭下薄绢,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圣物。她对着石碑,对着沉璧的淮水,深深一躬。

翌日,无数只来自朱雀部的信鸽,携带着特殊的信筒,飞向江淮大地的各个角落。信筒内,并非军情密报,而是一份份制作精良、墨色如新的拓本——正是“民魂不沉,寒衣永志”碑文的拓印!

这些拓本,如同燎原的星火:

被张贴在刚刚被寒衣军收复的城镇告示栏最显眼处,旁边附有周老憨事迹的简述。

被送入江淮各地有影响力的士绅书斋案头,附红绡亲笔短笺:“民之所盼,君可察否?”

被秘密散发于杜伏威军中,尤其是那些被强征入伍、心怀怨愤的士卒手中。

更被擅长丹青的朱雀“画雀”临摹绘制,制成简易传单,由行商、货郎、甚至孩童,带往更偏远的村落乡野…

“民魂不沉,寒衣永志!”

这八个字,连同周老憨以死护旗、泣血呐喊的故事,如同投入死水中的巨石,在杜伏威苦心营造的谣言壁垒上,砸开了一道巨大的、无法弥合的裂缝!

江北的民心,如同冰封的淮水,在“沉璧葬魂”的悲怆与“永志民魂”的誓言感召下,在朱雀部无声而精准的传播中,开始悄然松动、汇聚、升温。一股期盼真正王师、涤荡江淮污浊的暗流,在沉默的大地深处,汹涌澎湃。

喜欢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

不想错过《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