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里揣着卖野猪肉的钱、林振华的定金、刘富贵给的大笔现金和剩余的肉票粮票,底气十足。?s.y!w′x¢s¨.!c!o+m-
他的目标明确,要一次性帮二姐李玉落买完所有需要的东西。
学习用品:两支崭新的英雄牌钢笔,一瓶蓝黑墨水,
一个精装硬壳笔记本,一本烫金封面的《新华字典》。
这是给二姐学习用的“武器”。
生活用品:一条当下最时髦的的确良碎花连衣裙,一件浅蓝色翻领衬衫,一条卡其布长裤,一双白色回力球鞋。
一个印着红双喜的搪瓷缸,一个暖水瓶。
精神食粮:《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暴风骤雨》等当下最受欢迎的红色经典小说,还有几本诗集。
零食:半斤大白兔奶糖,半斤动物饼干,两包用油纸包着的京式点心。
这些东西,在物资匮乏的1958年,
尤其是对一个靠腌菜窝头度日的学生来说,简首是天文数字般的奢侈!
李强国毫不在意周围人或惊讶或羡慕的目光。
将这些沉甸甸的“心意”一一塞进麻袋里。
中午十一点多,阳光正好。
李强国扛着鼓鼓囊囊的麻袋,来到了二姐李玉落就读的二十九中。
学校是几栋苏式风格的红砖楼,带着这个时代特有的朴素和庄重。·3*4_k,a*n′s¨h+u!.¢c\o~m_
向传达室的大爷说明来意。
很快,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蓝布褂子,梳着两条油亮麻花辫的少女,像一阵风似的从教学楼里跑了出来。
她身材高挑,眉眼清秀,带着一股子书卷气。
正是李强国的二姐——李玉落。
“强国!”
李玉落跑到校门口,看到弟弟,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眼睛亮晶晶的,
“你怎么来了?!”
她上下打量着弟弟,眼里满是关切,
“家里都好吗?爹娘好吗?大姐呢?”
“都好,都好!”
李强国看着健康活泼的二姐,心里暖融融的,前世那疯癫凄苦的身影被彻底驱散,
“二姐,你好像又瘦了点?学习别太拼命了。”
“哪有!我好着呢!”
李玉落嗔怪地拍了一下弟弟的胳膊,笑容明媚。
姐弟俩久别重逢的喜悦感染了周围。
然而,这份温馨很快就被打破了。
此时正是下课时间。
几个穿着相对体面(至少没有补丁)、梳着时髦发型的女生和几个男生,
抱着书本,说说笑笑地从教学楼出来,正好看到门口的李强国和李玉落。!鸿*特¢小+税*网* *嶵\鑫?蟑′节_哽?芯\筷,
一个烫着卷发、穿着红格子列宁装、面容姣好但眼神带着刻薄的女生,
故意提高了音量,用足以让周围人都听到的声音说:
“哟!李玉落,这谁呀?你乡下亲戚?”
“啧啧,这打扮…裤脚还沾着泥呢,刚下地回来吧?”
她旁边的几个女生立刻发出嗤嗤的笑声。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推了推镜框,故作斯文地接口:
“李玉落同学,这就是你常提起的那个‘聪明’弟弟?”
“看着…挺朴实的嘛。”
“不过咱们学校可是讲究仪容仪表的,这身打扮…是不是有点…嗯…太‘接地气’了?”
话语里的嘲讽意味不言而喻。
李玉落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红晕迅速爬上脸颊,继而被愤怒取代。
她猛地转身,像一只被激怒的小豹子,瞪着那几个同学,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刘美丽!张建民!你们什么意思?!”
“乡下人怎么了?!工农兵最光荣!”
“我弟弟是公社社员,靠劳动吃饭,光明正大!”
“比你们这些只会耍嘴皮子、背后嚼舌根的人强一百倍!”
“他穿得朴素怎么了?”
“思想干净,比你们穿金戴银都强!”
“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向工农学习,你们倒好,在这里嘲笑劳动人民?!”
“你们这是什么思想觉悟?!”
李玉落的声音清脆响亮,带着一股凛然正气。
她引用的都是最“伟光正”的道理,句句站在政治正确的制高点上。
这番义正辞严的驳斥,让那几个原本想看她笑话的同学瞬间哑火。
刘美丽和张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