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再去同老道长告辞。
……
“我此求啊,是为我将要去京城参试的长子。”顺风顺路的马车里,同许老太太年纪相仿的老夫人拿帕子沾沾眼角,旁边坐着的十来岁小丫鬟赶紧换上一条新帕子。
“妹妹见笑了,还未问妹妹,可是也为家中后辈所求?”
听见人家问自己,许老太太捡着自己能答的答一答,萍水相逢,瞧见这妇人面善。
“是啊,不过我所求不为后辈学业,我家大外孙还在学堂,离参试早着哩,我是为我那家中的外孙女,和刚出生的小外孙求一求平安。”
“都是为了子孙后辈啊……”老夫人感慨一句,同许老太太更亲厚些。
此中门道,人心思量,同车而行,顺手为善,得一交好缘,刚这番话,便是透露出自家有前程后辈,有大儿便不止一子,门丁兴旺,书香门第。
探听许老太太的则是,后辈有读书人,家宅安稳,西角得全,为人慈善。
两个老太太说着上香事,心照不宣的互露互探,得出了可以交好的结论。
车厢外,是同车夫坐在一起的许老爷子,没办法,人家是女眷,且看门户讲究,他一外男,怎么好同做车厢,自然是蹭个车板就好。
而这,或许也看在马车主人的眼里,观一门户是否可兴,长者识礼,后进有学,天时地利人和,此占三中之一。
“老哥,这赶马的法子,能赶驴吗?”
这人家的车驾竟然是马车,许老爷子看这马蹄子哒哒哒的,腿长身骏,可眼馋了。
“赶驴?驴子赶不得,驴子比马要倔,越赶越不动。”车夫有话说,他也赶过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