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醋各来两瓶!”
他看到那带着土黄色标签的酱油瓶和绿色标签的醋瓶,心里踏实。
他又指着柜台上的小纸包:
“花椒大料每样三包!”售货员麻利地取下。
接着,他目光扫过干货区,那些木耳和蘑菇,家里比这品相还好。
他的视线落在其他干货上,只见一捆捆的粉条堆得老高,油亮的虾米和干海带散发着淡淡的海腥味。
他接着说:
“再来十斤粉条,一斤紫菜、两斤虾米、五斤海带。”
那粉条是地瓜做的,看着就筋道。紫菜是压成薄薄一张的,虾米则是干瘪但肉质分明的,海带也都是晒得干干的。
“红星奶粉两袋、油炒面三斤,绿豆糕两斤,二号电池十个,手电筒灯泡一板。”
“香蕉苹果、国光苹果各来五斤,冻梨、冻柿子各来五斤。沙果也来两斤,家里的吃完了。”
“缝纫机……”
他顿了一下,“这玩意儿不要,这辈子不让俺媳妇再碰这玩意儿。”
“彩电视……没有?算了,黑白的?也不要,林场没信号,看不了。”
“再拿一个半导体!要能听短波的!”撒大斌又指着一个摆在玻璃柜里的收音机说。
这玩意儿在后世是淘汰品,但在现在可是稀罕物,能听短波的更是少见。
陈志明一听,立刻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崭新的半导体收音机,连连夸赞撒大斌“有眼光!”
这时,红梅拉了拉撒大斌的袖子,轻声说:
“大斌,光顾着买吃的了。咱们还差点别的呢!”
她转向陈志明主任,指了指布料区:
“陈主任,劳驾,我们想看看布料。给大斌做身中山装,给红棉做条新棉裤,还有我爸妈和姥姥姥爷,也得扯点布料做新衣裳。”
陈志明立刻领着他们来到布料柜台。
红梅仔细地挑着,给撒大斌选了蓝色的卡其布,给红棉选了耐脏的灯芯绒,又为老人挑选了厚实保暖的粗呢子。
她还指了指棉花柜台:
“再来三十斤新棉花!”
接着,红梅又走到日用品区,细细地挑选起来:
“秋衣秋裤,大斌的两套,我的两套,红棉一套。”
“裤衩子每人三条。袜子每人十双,棉鞋每人两双。”
“再来一把木梳,一个刮虱子的篦子,两个水瓢,西个饭勺,两打筷子,还有碗和盆,每样拿六个!”
撒大斌看着红梅一样样地指点着生活用品,心里更是暖烘烘的。
这些都是他上辈子忽略的细节,是他没有能力给予的。
撒大斌还想买鞭炮,却被一旁的吕红按住了手:
“哎,大斌啊,这鞭炮你可别买了!我们家老宋每年过年都买一大堆,家里多得是,到时候你走的时候,我让老宋给你拿两挂!”
撒大斌笑了笑,也不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