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狄银”之辨析》(《[甘肃]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来的,认为“仁美之后狄银,狄银之后阿咄欲,阿咄欲是否就是仁裕,那还不能下最后的结论”。
第四种意见是由孙修身在《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可汗世系考》(《敦煌研究》1990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来的。他根据敦煌石窟中的供养人像和题名结衔,排比出瓜沙曹氏和甘州回鹘可汗之间的姻娅与辈分关系,认为仁美之后是狄银,狄银之后是阿咄欲,阿咄欲之后是仁裕,他的封号是顺化可汗和奉化可汗。
四 甘州回鹘与周边关系
甘州回鹘所处的河西走廊是一片特殊的地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概貌,使它即是连接东西方的桥梁,又是南北方两高原的交汇地带,沙州归义军、吐蕃六谷部、西夏与辽等政权分列其四周,故甘州回鹘作为一个寻觅栖身之地的外来者,从其初来乍到到政权成立,一直面临着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26]而其与周边政权及民族的关系问题尤为突出,学界在这方面的成果也颇为丰硕。
陆庆夫《论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的贡使关系》(《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孙修身《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和中原王朝的交通(一~三)》(《敦煌研究》1989年第3、4期及1990年第1期)、李德龙《敦煌遗书S8444号研究——兼论唐末回鹘与唐的朝贡贸易》(《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论述了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的关系。高自厚《甘州回鹘与西州回鹘辩》(《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汤开建《甘州回鹘余部的迁徙及与西州回鹘之关系》(《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分别探讨了甘州回鹘与西夏和高昌回鹘王国之间的关系。陆庆夫《归义军与辽及甘州回鹘关系考》(《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彭向前《试论辽圣宗遣军远征甘州回鹘的战略意图》(《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谈及甘州回鹘与辽的关系。汤开建、马明达《对五代宋初河西若干民族问题的探讨》(《敦煌学辑刊》创刊号,1983年)则论述了甘州回鹘与瓜沙曹氏及肃州龙家的关系。高自厚《敦煌文献中的河西回鹘——兼论甘州回鹘与沙州的关系》(《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杨圣敏《沙州政权与回鹘扩张》(《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等文通过对敦煌出土P.3633等文献的研究,论述了唐末五代时期西州、甘州回鹘联合行动与沙州汉人政权及吐蕃争夺河西的经过。邓文宽《张淮深平定甘州回鹘史事钩沉》(《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钱伯泉《张淮深对甘州回鹘国的颠覆行动》(《甘肃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苏北海、丁谷山《瓜沙曹氏政权与甘州回鹘于阗回鹘的关系》(《敦煌研究》1990年第3期)、荣新江《曹议金征甘州回鹘史事表微》(《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初探》(《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孙修身《试论瓜沙曹氏和甘州回鹘之关系》(《199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和陆庆夫《金山国与甘州回鹘关系考论》(《敦煌学辑刊》1999年第1期)则利用敦煌遗书,对甘州回鹘与归义军、金山国,尤其是张淮深和曹议金时期二者的关系作了探讨。孙修身将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和甘州回鹘交往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相互关系的历史特点作了论述。近期,刘全波撰文就甘州回鹘、凉州吐蕃诸部与党项的战争及其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27]祝启源探讨了北宋时期甘州回鹘与吐蕃的关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