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rluq isi?ä kälmädük tidi……bol?u ügüzdä ü? qarlyqïγ amta toqïdïm.
已经有人来到其可汗及其同盟者处,[但]葛逻禄还没有来到其同盟者处……在Bol?u河把三姓葛逻禄击败了。[127]
分析以上不相连贯的碑文内容,可以推测,当时黠戛斯为了对付强大的回鹘,似乎曾与葛逻禄结成军事联盟,以共同对抗回鹘的侵扰。磨延啜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作出部署,派人去讨伐黠戛斯所属鞠部(?ik),并派人拦截葛逻禄人,而同时受到打击的还有拔悉密人。磨延啜趁机把其势力范围扩大到剑河(叶妮塞河)流域部分地区。此后,黠戛斯在与回鹘的对抗中渐趋劣势。
在《铁尔浑碑》西面第5行,有对《磨延啜碑》上述内容的补充:
birigärü u?ï altun yïš kedin u?ï kögmän ilgärü u?ï költi.
保卫……在金山(阿尔泰)山林的西边疆界[和]在曲漫山的东边疆界。[128]
说明此战之后,为了防御黠戛斯人的报复,磨延啜下令自阿尔泰山的西端直到曲漫山的东端,全都派军队进行守卫。上引文献中反复出现的曲漫,乃突厥文Kögmän的音译,应指今天的西萨彦山岭,明显可以看出是突厥与黠戛斯之间的主要屏障之一。唐人段成式记载,黠戛斯先人“所生之窟,在曲漫山北,自谓上代有神,与牸牛交于此窟。”[129]正与突厥碑铭所载黠戛斯所处位置一致。当时磨延啜还曾于色楞格河畔建立城池,以御黠戛斯。《磨延啜碑》西面第5行记载说:
soγdaq tabγa? sälä?ädä bay balïq yapïtï ber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