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6章完结

,而且聘礼很重,无聘礼即不能成婚。史载:

既而唃厮罗欲娶[甘州回鹘]可汗女而无聘财,可汗不许,因为仇敌。[41]

唃厮罗,又作“罝勒斯赉”,为建立在河湟地区及甘南一带的吐蕃政权,以宗哥城(青海西宁市东平安驿)为都。原与甘州回鹘关系密切,常与之联合以共击西夏。只是因为缺乏聘礼而导致双方失和,进而变友为敌,可见在甘州回鹘人的观念中,聘礼是非常重要的,绝非单纯的财产问题。后来在宋朝的调解下,唃厮罗的另一个首领立遵(又作李立遵)纳马百匹,为赞普王子求婚,双方才重新和好,纳为姻亲。[42]

甘州回鹘重聘礼,应是继承漠北时代的传统而来。《魏书》载高车“婚姻用牛马纳聘以为荣”。[43]至漠北回鹘汗国时期,此风仍然流行,如唐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和太和公主出嫁时,回鹘可汗先后纳送大量马匹为聘礼,而唐朝公主陪嫁的妆奁则为缯绢。

宋人洪皓《松漠纪闻》载回鹘“居秦川时,女未嫁者,先与汉人通。有生数子年近三十始能配其种类。媒妁来议者,父母则曰:吾女尝与某人某人昵。以多为胜,风俗皆然……今亦有目微深而髯不虬者,盖与汉儿通而生也。”[44]

二 装束

《新五代史》卷七四《回鹘传》载:“可汗常楼居。妻号天公主……女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毡帽。”这种“总发为髻”,“以红绢囊之”的发型,亦即史书所记载的“回鹘髻”和“惊鹘髻”。回鹘髻自唐代始即已非常流行,成为贵族妇女中最流行的一种发型,在敦煌石窟壁画和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西安唐代古墓出土的唐三彩中都有表现。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高昌回鹘的壁画中常可见到这种发型,说明直到宋代这种发型在回鹘中仍相当流行。

不想错过《甘州回鹘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