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献御容”是情理所致,并不能由此而证明张淮深所击一定为甘州回鹘,况且变文中的燕山不一定为实指。此说的第二个论据是“回鹘王子,领兵西来”一语,笔者认为既称西来,必为由东向西。其实未必。古往今来,“西来”二字,既有由西而东之意,也有自东向西之意。前者如唐人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云:“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37]再如元代中峰禅师《怀净土诗》云:“弥陀西住祖西来,念佛参禅共体裁;积劫疑团如打破,心华同是一般开。”[38]后者如岑参《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39]晋王李存勖于天祐九年(后唐乾化二年,912年)讨刘守光于幽州,赵行实上策言:“老贼在东,别将西来,尚可从容画策。”[40]显然也是由东向西意。看来,“西来”具体含义的确定,须揆文而别,不可一概而论。相较而言,以第一种用法似乎更为普遍。易言之,西桐回鹘东来之说尚缺乏证据。
要解决张淮深所破回鹘之来源问题,最重要的证据应从西桐海地理位置的确立入手。关于西桐海的所在,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大体有沙州西、沙州西北、沙州西南三说。据李正宇、李并成先生考证,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其地应为今敦煌西南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的苏干湖。[41]今从之。《张淮深变文》有言:“参谋张大庆越班启曰:‘金□□□,兵不可妄动。季秋西行,兵家所忌。’”可见,当时张淮深用兵的方向也是沙州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