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东北通史》一七四页)初,燕盛时,略属真番、朝鲜。及汉兴,以路远,修辽东故塞,仅至水(今鸭绿江,或云大同江)为界。有燕人卫满东渡水,据其地而自王。元封三年,武帝遣兵定之,开为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元帝时(公元前三七)北夫余之高句丽人朱蒙(《好大王碑》作邹牟)始建国,渐残汉郡,东晋安帝元兴三年(四〇四,好大王十四年),其十九世朝广开土境,平安好大王卒掠有辽东之地。继位者长寿王之十五年(四二七,宋元嘉四),始迁都平壤。北朝之末,其国东至新罗,西北渡辽水至营州,南至百济,北至靺鞨。周武时改封阳为辽东王,隋文受禅,仍封高丽王。阳卒,子元嗣,开皇十八年,元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隋以汉王谅为元帅,水陆三十万伐之,师次辽东,遇疾疫,死者什八九,会元亦上表谢罪,遂罢兵。
大业三年,炀帝幸启民可汗帐,适高丽使在彼,帝谕令还国,促元早入朝,元不奉诏。七年,帝遂亲征,驻涿郡。八年正月,大军既集,分为左、右两翼,每翼各分十二军如次:
史称士卒总一百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馈运者倍之,是月第一军发,终四十日,引师乃尽。诸将各奉旨,不敢越机,至七月,九军并陷,将帅奔还,遂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