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3章完结

视吐蕃,纵容仲通、国忠等开衅西南,遂至为虎添翼,迫陷长安,代、德之际,无岁不寇。反之,韦皋密行招抚,则“南诏入贡,西戎寝患”,(《唐大诏令》一一八)以是知对待兄弟民族之万万不能自大。

南诏之地方区域,以为号,即泰语之xieñ(英文作chieng),与muoñ(汉译“孟[185]”、“蒙”或“猛”)之义相等。“者州之名号也”,凡六:“大和阳苴芊谓之阳,大釐谓之史,邆川谓之赕,蒙舍谓之蒙舍,白厓谓之勃弄[186]”(今凤仪县白崖),韦齐休《云南行记》则作十。(《蛮书》五)

第三十二节 安史乱中之回纥——不与吐蕃合作

我国古代往往受北方强邻之侵略,当危急之际,不受侵略而反得其援助者史册上确是罕见(可与吐蕃之侵夺河、陇比观)。

回纥(Uighur,景教徒作Ighur,Iaghur,《海屯纪行》作Ioghus)隋时称韦纥,《隋书》列作铁勒之一种,德宗时改译回鹘,或谓即汉之乌揭。其开化似比突厥较早。唐初居独洛(Tohgula)河北之娑陵(Slnga)水上,部内分为十姓;属部中别有九姓乌护(Toguz Oghuz见《回鹘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后世又分为黄头回纥(Salik Uigur)等支派。拉施特谓“回纥”之义为“联合帮助”。

不想错过《隋唐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