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5章完结

上文所言汉文碑[191],旧史未之及,清光绪十六(一八九〇)年,芬兰人Heikel始访得之,文甚残缺,今所据者为罗振玉《辽居杂著》校本。+芯·丸*夲`鉮′戦* /芜.错·内~容+沙畹等谓是保义可汗所立(《摩尼教考》二四页),殊有语病;考碑文言唐“×帝蒙尘”,上空二格,与称其“天可汗”同,“俘掠人民”之民字缺末笔,则知碑为歌颂保义功德而立,其文由唐人撰书者。碑阴粟特文所志之年为马年,由是可推定立于元和九年甲午[192](同上引书二四页)。

回纥自有国以来,曾助唐一收长安,两复东京,殄灭朝义,除大历十三年一役及后来亡国时外(见下文),未尝扰唐边,前后三尚帝主,明以前我国北邻之最为亲善者也。至于助唐牵制吐蕃,除前文所举外,贞元六年[193],其相颉于伽斯(il ugsi国光荣之义)拟合北庭节度杨袭古复取北庭,不幸大败,七年,吐蕃攻我灵州,回纥败之,十三年,回纥取凉州,元和十一年,吐蕃向漠北进攻,于时李绛曾言,“北狄、西戎素相攻讨,故边无虞”,(《李相国论事集》)宪宗末年,亦因吐蕃比岁为边患,故许降公主。_狐`恋_蚊-穴/ `首′发/(《旧·回纥传》)惜肉食者无远谋,卒不能与北邻作有计划之密切联合,以消弭西边之大患。

第三十三节 唐 之 马 政

我国产马无多,尤其不产良马。周穆王之八骏,《左传》晋国屈产之乘,据余考之,皆西北方之马[194]也。汉武向大宛求善马,亦明汉马之不良。

高祖起兵太原,曾言“蕃人未是急须,胡马待之如渴”。乃突厥以马千匹来太原交市(匹、疋通用),义士咸自出物,请悉买之;帝曰:“彼马如羊,方来不已,吾恐尔辈不能买之。胡人贪利,无厌其欲,少买且以见贫”;(《大唐创业起居注》)寥寥数语,乃恰道着中唐以后市马之困苦。

隋、唐牧马,均在西北。文帝遣屈突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匹。¢优^品?暁-税·网\ ,哽+辛′最,筷`(《续世说》一〇)贞观时鉴于国初马匹之缺乏,将赤岸泽(在旧长安城东数十里,即长安、同州之间,见《周书》七大象二年下)所得牝牡三千,徙牧于陇右。下至麟德,四十年间,蕃生至七十万六千疋,置八使以董之,四十八监以掌之[195]。马牧在秦、渭二州之北,会州之南,兰州之东,中包原州之地,东西约六百里,南北约四百里;犹嫌狭隘,更析八监,布于河曲丰旷之野,乃能容之。马一匹仅值一缣,是为马价最贱时期,高宗时卖宛中马粪,犹得廿万缗云。

垂拱后廿余年,马疋潜耗大半。开元初,王毛仲领闲厩使,牧马廿四万疋,至十三年,乃四十三万匹。(《张说之集》一二,参《元和志》三)又据郗昂《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颂碑》,知五坊在岐,余在三州,十九年时有马四十四万疋。(《全唐文》三六一)天宝十二载,诸监养马三十一万九千三百余疋,内十三万三千五百余为骒马(《元和志》三。骒马,牝马也。同书又称都监牧使管四监牧使,天宝中共五十监,内东宫使管九监,南使十八监,西使十六监,北使七监),是为马牧复兴时期。然开元间犹岁市突厥马三四千,一岁一市。廿四年马竟一岁再来,总一万四千,玄宗为可汗初立,特予多留,十退一二,酬物五十万匹(伸计每马价四十余匹),突厥犹有违言。(《张曲江集》六)盖突厥、回纥皆信用九姓胡,胡人素操商业,性嗜利[196],我国丝绢,中古时在西方取得重价,其迫我市马,将以营谋厚利也。(参《隋史》第五节)

秦、渭、兰、原四州于广德初都陷吐蕃,牧场尽失,故永泰元年吐蕃入寇,有诏大搜马。而回纥自乾元以后,负讨贼功,每岁来市,纳一马取直四十绢(此据《旧书》,《新书》作缣),动以数万求售,欲帛无厌。大历八年七月,代宗欲悦其意,尽为市之,回纥辞归,载赐遗及马价,用车千余乘。其年十一月,再市六千匹。(《通鉴》二二四)德宗建中初,诏市关辅牝马三万,(《会要》七二)似欲从内地繁殖,而缺乏经营,无济于事。三年,回纥遣使来,追唐所负马直一百八十万匹,德宗诏以帛十万及金银十万两偿之。(《通鉴》)洎贞元三年,释憾和亲,未始不因“会边将告乏马,无以给之”(《通鉴》)之故。

购马之经济损失,言之最痛切者莫如白居易,其《阴山道乐府》云:&

不想错过《隋唐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