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4章完结

;,乃同音异译,李符桐谓“俱罗当为掘罗勿”,殊不知译音无定字,无所谓“当为”也。

114.《新书》二二〇:“流鬼去京师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东北、小海之北,三面皆阻海,……南与莫曳靺鞨邻,东南航海十五日行乃至。贞观十四年,其王遣子……更三译来朝。”所谓莫曳(亦作莫曳皆)靺鞨者即今库页岛(Saxalin)。可参看《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六六—七〇页。

115.大汉,据《新书》二一七下。《通典》一九九讹大漠。希勒格云:此国在今勒拿及叶尼塞流域,东经一百〇八度北纬五十三度之间,即拉德(G.Radde)《东西伯利亚南部旅行报告》中今布里亚特族(Buriat)所居之地。据《报告》,言贝加尔湖沿岸之布里亚特族居湖之北以至鄂耳松(Olchon)峡者最贫,居鄂耳松岛者最富,其富源全在畜牧(《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三九页)。按《通典》称“大汉国在鞠国北,饶牛马”,其说相符。惟《新书》谓大汉“与鞠俱邻于黠戛斯剑海之濒”则大误;据《通典》“鞠国在拔野古东北五百里”。又《新书》谓拔野古“邻于靺鞨”,拔野古,经余证为贝加尔湖地区,大汉在鞠之北,则其西断非邻子黠戛斯(即结骨或坚昆)之剑海。由汉、唐文献及突厥、回纥各碑观之,黠戛斯居突厥、回纥之西北,非其东北。“剑”为Kem之音写,犹云“河”也,近世译作克穆,即叶尼塞上源之一支。(布勒希乃德《中世纪研究》上卷一〇二页)希氏乃释剑海为贝加尔湖,则由于不能正《新书》之误也。

不想错过《隋唐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