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盖误将康国王与泥浬师师合为一条。
右二碑十六人,计开:石××(当为“国王”)子石忽那。故左武卫大将军××十姓卫(当作衙)官大首领吐屯缬利发。波斯大首领南昧。木俱罕××斯陁勒。左威卫大将军兼坚昆都督结黉蚕匐肤莫贺咄。吐蕃使夫论悉曩然。吐火罗叶护咄伽。十姓大首领盐泊×都督阿史那忠节。右金吾卫大将军兼洵本(叶作“本洵”)都督五姓呐(按应作咽)面叶护昆职。默啜使移力贪开达干。播仙城。河伏帝延。吐蕃大酋长赞婆。默啜使葛暹嗔达干。龟兹大首领那利自阿力。碎叶州刺史安车鼻施。叶氏以为十四人,亦由误并之故。
181.乾陵前尚有一石飞龙马,为唐代极美造像之一,见色伽兰《中国西部考古记》二〇页及附图八。
182.突厥习俗,(1)墓有单墓、群墓两种。(2)《周书·突厥传》:“于墓所立石建标,其石多少,依平生所杀人数”,即突厥文碑所谓“杀人石”(balbal)。(3)《阙特勤碑》记其出战,常提及乘马之毛色、名字及其伤死状况。《苏联大百科全书·考古学》条言:“一八八五年魏谢洛夫斯基在中央亚细亚进行顺利的发掘,……他也解决了历经百年来争论不决的石像时间问题:他证明这些散布在东欧和西伯利亚的石像就是属于突厥游牧民族的雕像。”(一九五三年一二期《文物参考资料》八四页)据最近武伯纶调查,伊犁区石刻人像甚多,南路仅见一处,(同上一九五四年一〇期八七页)也可证明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