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6章完结

青神 大和中荣夷人张武等百余家请田于青神,凿山酾渠,溉田二百余顷。·丸?夲~鰰,颤¢ ¨冕′费.阅_黩?

盘石 北七十里有百枝池,周六十里,贞观六年薛万彻决东使流。

魏城 北五里有洛水堰,贞观六年引安西水入县。

罗江 北五里有茫江堰,引射水溉田入城,永徽五年白大信置。北十四里有杨村堰,引折脚堰水溉田,贞元廿一年韦德筑。

神泉 北廿里有折脚堰,引水溉田,贞观元年开。

龙安 东南廿三里有云门堰,决茶川水溉田,贞元元年筑。

阴平 西北二里有利人渠,引马阁水入县溉田,龙朔三年刘凤仪开,宝应中废,后复开,景福二年又废。

籍 东五里有汉阳堰,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后废,文明元年陈充复置,后又废。(以上剑南道)

〇宣化 欝水自蛮境七源州流出,州民常苦之,景云中吕仁引渠分流以杀水势,民乃夹水而居。

临桂 有相思埭,长寿元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又东南有回涛堤以捍桂水,贞元十四年筑。¨2,芭.墈?书/旺. -首^发?

理定 西十里有灵渠引离水,故秦史禄所凿,后废,宝历初李渤立斗门十八以通漕,俄又废,咸通九年鱼孟威以石为铧堤,亘四十里,植大木为斗门,至十八重,乃通巨舟。

博白 西南百里有北成滩,咸通中高骈平其险石以通舟楫。(以上岭南道)

十道中唯陇右无记录[33],大抵西北高亢,非沟洫无以奏田功,正如前文所言,民众习与环境相斗争,无烦乎官吏之倡率也。近人或言(已忘出处)江南水利至宋而后日兴,今观江南道之记载,则唐末以前,水利亦相当发达,且现存唐世记事,远不及宋后之详,是亦其一因也。

第六十二节 学术与小说

唐代学术,是多面性而光辉的,然积学之士,率致力诗文,两者相衡,殊有逊色,今揭其大概而已。

1.经学 贞观中,孔颖达等受诏撰《五经正义》,专释一家(《易》取王弼,《诗》取毛、郑,《书》取孔传,《礼记》取郑,《左传》取杜预),其义解或根据旧说而改编(如《礼记》本自皇侃、熊安生二家),因是之映响,各经说渐趋一尊,古义多所沦失。¨6·吆′看+书\王. .罪?欣.璋*结?哽*欣~哙¢义疏之较有名者为李鼎祚(高宗时人)《周易集解》,贾公彦《周礼疏》,无名氏《公羊传疏》[34],杨士勋《穀梁传疏》及陆质《春秋集传》(已佚)等。大抵大历已后,专学者有蔡广成《周易》(著《周易启源》),强蒙《论语》,啖助、赵匡、陆质《春秋》(质传啖、赵之学),施士匄《毛诗》,袁彝、仲子陵(贞元人,著《五服图》)、韦彤(著《五礼精义》)、裴(元和人,著《五服仪》等书)讲《礼》,章庭珪、薛伯高、徐润并通经,(《语林》二)观其姓氏,多数显非旧族,此又旧族专经学、新兴主文词说(参前十八节)不能成立之一证。开成二年太学勒石经,计开

《周易》24,437字

《尚书》27,134字

《毛诗》40,848字

《周礼》49,516字

《仪礼》57,111字

《礼记》98,994字

《春秋左氏传》198,945字

《公羊传》44,748字

《穀梁传》42,089字

《孝经》2,××3字

《论语》16,509字

《尔雅》10,791字

共约六十余万字,连同大历张参五经文字及开成唐玄度九经字样等都计六十五万二千五十二字,比之近世十三经,唯缺《孟子》而已。(《金石萃编》一○九)

2.史学 贞观之世,重修《晋书》,题名御撰,同时,姚思廉撰《梁》、《陈》二书,李百药撰《北齐书》,令狐德棻撰《后周书》,魏徵等撰《隋书》及《五代志》(梁、陈、齐、周、隋),其后李延寿又集各书为《南》、《北》二史,史学之盛,远非经学可比。开、天间吴兢撰《唐书》,韦述、柳芳、令狐峘、于休烈等续成之,即《旧唐书》一部分之底本而唐人称曰《唐书》者也[35]。

作注者有刘伯庄《史记音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太子贤《后汉书注》,何超《晋书音义》。杂著则吴兢《贞观政要》,杜佑《通典》(继刘秩之《政典》而成),苏冕《会要》及崔铉

不想错过《隋唐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