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10]
7.波罗球 或疑唐初传入中国[111],即今之马球。玄、穆、敬、宣、僖数宗均所擅长,僖宗朝三川节度,竟以打球胜负定之[112],可谓流而忘返。惟君主所好,故其风推及宫娥,朝贵第宅亦有自筑球场者。此戏历唐、宋、元不衰,明始废歇[113]。至“波罗”得名,韩振华以为球用波罗木即菩提树制;按菩提树非西域(中亚)原产,马球以木抑韦(见前项)为之,亦成疑问。据个人所见,其祖语应为古伊文之vareta,圆球也,中古汉语无轻唇音,故变如parea,国人又加“球”字足之[114],旧日译名,往往有复辞单义之弊。
8.乞寒 始见《周书》七大象元年,云“纵胡人乞寒,用水浇沃为戏乐”。又曰拨寒,见《旧书》七神龙元年及景龙三年。原从波斯输入,及糅合彼邦数种节日故事而构成,泼寒为Afrejagan音义兼孕之译法。其所关连者如浑脱队之浑脱(Haurvatat),火教七圣神之一也,苏莫遮、波斯人侑神之曲也[115]。《乐府杂录》鼓架部之浑脱,可能属此。自开元元年奉敕禁断,其后鲜有闻[116]。
(以上说百戏)
第六十六节 服 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