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9章完结

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李建成最终选择去见李渊。′鑫!丸`夲\榊`栈* ,已¨发′布?罪·辛¢章`踕?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只因为他是儿子,也是太子;而李渊是父亲,也是皇帝。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他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七月十四日,李建成踏上了去往仁智宫的生死之路。大队人马刚刚开拔数十里地,李建成就将所属官员全都留在了北魏遗留下来的旧堡栅中。他生怕夜长梦多,让父皇的疑心加重。他只带了几个随从,快马加鞭去觐见李渊。

果然不出李渊所料,李建成承认的是错误,却不是罪责。他百般解释,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极力表明自己的清白,甚至使出了顶级表演水准,“叩头谢罪,奋身自掷,几至于绝”。在那电光火石的一瞬间,李渊确实动了恻隐之心。但事关生死,他不敢贸然选择相信他。李渊命人将李建成软禁在帐篷中,只给他麦饭充饥。

李渊不仅怀疑李建成,也怀疑李世民。为了澄清事实,他决定下敕,召杨文干前来对质。李渊软禁李建成的消息吓坏了杨文干,本能的恐惧扰乱了他的心智,他居然在慌乱之中起兵造反。`鸿^特¨暁!税*枉· ?勉,费`阅¢黩_漫长的时间会清洗掉历史地板上的痕迹,所有真实发生过的事,也像有人刻意留下的一场骗局。而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显然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从接手皇位的那一刻起,李渊的心就开始变得局促难安。皇帝难做,却又人人都想做。如此一来,做皇帝的风险系数就会大大提高。那些想当皇帝的,当了皇帝的,都在自己心里暗暗地签了一份生死状。总觉得这是一场以命相赌的游戏,松懈半分就有人在背后放冷箭。李渊认为杨文干事件既然牵连到了太子李建成,响应的人恐怕不在少数,毕竟太子的号召力不可等闲视之。

只要有仗需要打,李渊想到的第一人选就是李世民。也许是事关紧急,情急之下的李渊居然向前往平乱的李世民开出了一张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等到平叛回来,立他为太子,将现任太子李建成降格为蜀王。李渊甚至说了,蜀地狭小,蜀兵脆弱,将来建成若能服从你,你就保全他的性命,若不服从,你要制伏他也易如反掌。

这真是一个荒谬至极的玩笑,让李世民又一次看到了未来人生的光芒——尽管李渊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游移不定,像是在掩饰一个最低级的谎言。~卡+卡¢暁-税¢蛧+ ^追/蕞~鑫_漳\踕/选择相信固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有时不这么做,别的什么也做不了。这句话如果不是李世民在后来修史中添加的“神来之笔”,只能说明李渊是一个在政治上极不成熟的君王。

身为开国之君的他显然不可能随便做出这样的承诺,更何况经历过战争风浪的他不应该如此慌乱。难道皇帝当得久了,胆子也变得小了;难道高大的宫墙截断了他的勇气,让他没有别的选择?等到李世民出发后,李元吉和嫔妃们不停地跑来给李建成说情,就连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也站出来为太子开脱。由此可见,李建成这个太子当得还算得人心。

在历史翻卷的巨浪中,没有谁重要到无可替代,任何一个人的倒台或者消失都是无足轻重的,时间会随时将另一个人推到历史的前台,然后取而代之。李渊替了杨广,他又将会被谁替代?所幸的是,现在能够真正威胁到他的是他的孩子。

李渊本就没有动太子的念头,很快就妥协了,他让李建成继续镇守长安。这么大的事,就这样被李渊轻轻地一笔带过。太子毕竟是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在李渊这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既然太子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有问题的就可能是太子的对立面——秦王李世民。一切仿佛都在李渊的操控之中,被动的李建成居然一夜之间成了胜利者,而李世民则再次受到命运的愚弄。

李渊只是推测李世民是这件事的幕后主谋,但是缺乏相关的证据。没有证据,不代表没有真相。武德中后期,李渊对世民“恩礼渐薄”,而建成和元吉则“转蒙恩宠”。只要李建成不犯原则性的大错误,等到李渊百年之后,太极殿上的那个宝座自然是他的。既然如此,在总体形势对其绝对有利的情况下,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李建成根本没有铤而走险的必要。

一方面为了向官员做出解释(太子私自运送铠甲给地方军官是谋逆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李世民发出警告,李渊最后将此事定性为兄弟不和,并归罪于东宫中允王珪、东宫左卫率韦挺和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将三人流放了事。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