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1章完结

人有时候很奇怪,用自己在世间的作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同时又用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否定自己存在的荒谬。.k?a\n′s¨h+u\w_u~.?o′r*g\李世民要求后代子孙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又何尝不是当年被他彻底颠覆的东西。

人在社会环境的外力作用下,加上时空的不停转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段里被赋予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又会导致其行为和价值观的错位。昨日的李世民所做出的夺谪选择,是今天他处理李承乾和李泰一案时,急于要否定的。玄武门投射下来的阴影,就像是他精神层面被撕裂的道德伤口。而这道伤口要不断地展示给世人,这让他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权力带来的那份满足感。

李世民的后半生一直无法走出武德九年的阴影,那一段历史在他的干预之下,早已被粉饰得面目全非。有时候越面目全非的文字记载,越容易让我们看清楚所谓的历史真相。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认为,贞观盛世的火红绚烂,映照出唐太宗李世民心上那抹兄弟血的殷红。在他一手缔造盛世功业的过程中,始终有一股不为外人所道的潜在力量支撑着他,推动着他。′幻!想,姬· *埂′辛`最\筷-或许我们还可以大胆地猜测,如果没有这股力量,贞观还会是贞观吗?

无论是胜王,还是败寇,或者一介草民,在某个不为人知的精神角落都会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缓慢而艰难地前行。那不为外人所道的潜在力量,是李世民完成的“精神救赎”。《圣经》说人陷在罪中是无法自救的,唯有接受耶稣为救主,才可以从罪中解脱出来。而强者与平凡人的区别就在于,强者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救世主,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当年夺嫡继位的手段越见不得光,李世民为天下黎民缔造一个朗朗乾坤的意愿就会越强烈;那高耸的玄武门投下的阴影越深重,他开创一个盛世的决心就会越澎湃;弑兄、杀弟、逼父、屠侄的负罪感是他背负的十字架,只有将帝国的伟业不断推向高峰,才是他寻求灵魂重建和道德解脱的唯一路径。

无论贞观盛世在世人的心目中有着怎样的光芒,也无论一代明君圣主在历史的舞台上获享怎样的欢呼与赞誉,在某个时光柔软的瞬间,唐太宗心中尘封的角落都会扬起一面寻找灵魂的旗幡。¨比?奇-中¨闻·蛧/ !追!嶵*欣^蟑.截¨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那些在血腥中失落的精神碎片,李世民将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寻找,去缝合。精神伤口的自我缝合,成为解读唐太宗后半生的最隐秘,也是最重要的符号。在唐太宗开创一个帝国盛世的种种动因之中,这种自我缝合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

在翻阅那一段史料时,我们不要刻意去寻求它的真相。解来读去的史籍从来就不缺乏篡改,如果篡改者能够在内心将其锻造为一个虔诚的精神仪式,那些隐晦而难以辨识的真相又能有多少价值可言?精神的救赎就像一炉炼钢的火焰,推动着中华帝国从一个个权力个体的“小我”走向浩瀚时代的“大我”。玄武门溅起的冲天的血光,满地奔走的阴谋,在盛世即将到来的黎明中渐渐模糊……

三 贞观年的困守与突围

贞观十七年春天,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时节,阳光、土地、河流……世间万物都呈现出鲜活而滋润的颜色,充满了生命勃发的迹象。这一年,太宗李世民四十五岁,君临天下到了第十七个年头。

在这十七年里,他犹如一个伟大的舵手,引领着这艘庞大的帝国之舟在时间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这个繁荣强大的帝国都足以让它的主人感到欣慰和满足。那些血与火的岁月,阴谋与阳谋交织的权力布局,在盛世的美好图景里也渐渐模糊了狰狞的面目。

英雄总有老去的时候,盛宴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刻。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世民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难解的政治困局之中——选择接班人。十七年前,同样的命运旋涡将其裹挟进一个大时代的洪流中。那是他的来处,也终将成为他的归途。正因为如此,才让他这么多年以一种近乎苛刻的目光审视着自己的天下。很多个不眠的夜晚,武德年间的前尘往事会不期而至,令他不寒而栗。

1.凶险还是不期而至

稍懂弈道之人都明白,下棋时每落一子至少要看到下面的两步以上。同理,那些有远见的帝王在为皇室的长治久安考虑时,总会将立嗣问题摆在第一位。龙生九子各不同,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