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就以殿名给他起了名字。他从小聪慧敏捷,一直深受李世民喜爱。
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为帝,考虑到立太子是件大事,便决定立八岁的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李世民每次外出巡视,就让他留守长安,代行处理国政。李世民居丧期间,国家的许多政务也都由他决断。
李世民早早宣布立李承乾为太子,为的是避免自家的骨血为争夺皇位而陷入混战与残杀,从而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但是李世民忽略了一点,这么做往往会产生一个严重的负面效应,那就是这个被确定为未来皇帝的孩子,提前进入状态,也提前受到权力的腐蚀,使他变得骄纵、放肆、跋扈,与皇帝应该扮演的天—圣—帝三位一体的光辉形象背道而驰。
贞观九年(635年),太上皇李渊驾崩,李世民按照礼制为高祖守孝,那段时间朝廷政务都由太子决断,年仅十七岁的李承乾“颇识大体”,将李世民交给他的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所以皇帝和官员对当时的他颇为赏识和信任。李世民更是“每行幸,常令太子居守监国”,从来没见他出过什么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