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0章完结

因为这桩历史公案发生在武则天向皇后之位发起冲击的过程中,而武则天又因此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所以许多人认为这是她制造的一起阴谋。,小/税-宅, ?已~发?布`罪′芯?章~结·种种版本,莫衷一是。在一片历史烟云之中,我们仿佛只能看见孩子伸出的绝望双手。

案发现场并无一人在场,历史的谜团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综合各种因素可以归纳出三个不同的版本。

第一个版本,也是唐高宗心目中想象的,王皇后杀了小公主。

第二个版本,就是《唐会要》的记载,小公主不知道怎么死的,可能是自然死亡,然后武则天就不失时机地利用了这次死亡事件。

第三个版本,就是《新唐书》所说的版本,武则天直接制造了这个事件,她亲手杀死了小公主,然后嫁祸于王皇后。

总之,小公主之死是个不争的事实,而这个事实确曾被武则天用来打击对手王皇后。“后——杀——吾——女!”是高宗李治为这件事下的定论。\x\i-a.o?s\h-u?o!h-u!a·n?g¢.^c?o′m,

永徽五年六月,王皇后的舅舅中书令柳奭,感觉到皇后已经失宠,而且明白废后已是大势所趋,不免内心惶惧,于是上表请求解除中书令职务,改任吏部尚书。

如果武则天处于王皇后的境地,按照她的性格,必将奋起自卫。任何一个意志坚定的人,都会采取这种态度。可惜的是,王皇后并不是这种人,她性格中更多的是懦弱。她在面对武则天的诬陷时,居然无以自解,什么反击也没有,只是等待着别人将她击倒。

虽然高宗已经打定了废后立妃的主意,但要付诸实施却面临很多困难。王皇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别人转身留给世界的也许是背影,而她转身留给世界的却是庞大的家族背景。

王皇后出生于世家大族,是先皇唐太宗亲自选择的儿媳;而武则天出身寒微,又曾事先帝,身份尴尬,一般大臣都很难接受她为皇后,更别提一手遮天的长孙无忌了。~卡+卡¢暁-税¢蛧+ ^追/蕞~鑫_漳\踕/

武则天知道,长孙无忌是最难逾越的一道关口,要想实现自己的皇后梦想必须跨过这一关。永徽政治的格局,是李治为皇帝、长孙无忌为监护人的格局。赢得了皇帝的支持,仅仅完成了一半任务,另一半是赢得监护人的支持。长孙无忌如果同意废立,事情就算成定局了。

但是,要想取得长孙无忌以及褚遂良等朝中重臣的同意,并不那么容易。长孙无忌与王皇后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长孙家族与王氏家族都是关陇集团中的重要家族。而保障王皇后的地位也是先皇的遗命,太宗临终嘱咐褚遂良,要好好保护他的儿子与儿媳。

武则天知道,要想得到长孙无忌的支持,只能依靠李治。她在与李治商议之后,精心准备了一番,双双来到长孙无忌的府第,想做做长孙无忌的思想工作。长孙无忌揣着明白装糊涂,顾左右而言他。如此几次三番,高宗和武则天都很失望,悻悻回宫。后来,她又让自己的母亲杨氏到长孙无忌的宅第做工作,反复请求他高抬贵手。长孙无忌同样没有卖这个情面。

长孙无忌之所以义无反顾,源于三点考虑。一是不合礼法。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无异于乱伦,有悖礼教,长孙无忌作为受先皇遗命的辅政大臣,无法容忍这一切。加之他与唐太宗的特殊感情,也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二是有害国政。他深知高宗李治生性懦弱,而武则天是个过于精明的女子,一旦为后,必将临朝干政、牝鸡司晨。作为开国元勋,他不能临难退缩、坐视不顾。

三是朝中新旧政治势力的较量让他无法超脱事外。王皇后和长孙无忌家族,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掌握国家大权的关陇门阀士族的代表,因而王皇后的废立涉及朝局政治力量的地位问题,长孙无忌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如果说前一年高阳公主谋反一案的处理,让身为皇帝的李治看到了帝王权柄的下移以及长孙无忌的咄咄逼人,那么这次让他直接感受到了长孙无忌对皇帝意愿的漠视和对帝王权威的轻慢。原本对舅父已有疑忌的李治,心中的愤怒已化作燃烧的火焰。

长孙无忌显然低估了武则天的能量,以为现在和将来,他都能控制局势,皇帝将会长期尊重他,武则天也奈何不得他。但是这次长孙无忌错了。武则天是个善于变弱为强的人,她使用的有效方法,便是收买党羽。她在宫廷之内已经收买了大批党羽,现在,她打算在外廷也建立属于自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