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中散布言论一事上奏睿宗李旦,并再次推辞谦让,重申自己不愿做储君的坚定立场。由此可见,李宪不仅在立储时主动避让,并且还果断地支持李隆基做太子,坚决拒绝了太平公主的拉拢。
在这件事上,李宪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李宪这么做,有两点原因:一是他对于权力的欲望并不强烈;二是他知道自己根本无法与李隆基抗衡,他只是太平公主实现个人野心的一颗棋子罢了。
李宪的性格与他的父亲李旦非常接近,厌薄权位,不以万乘为贵,他认为父亲能够得到天下都是弟弟李隆基的功劳。他坚决让出皇太子的位子,而且一生小心谨慎,没有可指摘的过失,李隆基对哥哥既敬重,又感激。李宪死后,李隆基对群臣说:“我的天下是哥哥让给我的,一般的谥号不足以表明我对哥哥的感情。”便给李宪加谥号为“让皇帝”。
李旦没有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而是以功业为首,选择三子李隆基作为皇太子。他这么做,得到了帝国官员,包括宗室和太平公主的一致赞同。当时政局形势,只能是睿宗当皇帝、隆基当太子。太平公主自恃功高,认为李隆基年纪轻轻,没有多少从政经验,总会依照她的意图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