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完结

折衷具奏。”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五子硕塞年方17岁,只因为是皇太极之子,福临庶兄,就超授承泽郡王。顺治六年,与郡王博洛、尼堪同晋亲王。福临上谕称:“尔等向不在宠贵之列,以同系太祖孙,加锡王爵。至于位次俸禄,则不得与大藩等。”[16]硕塞在两年后正式获得和硕亲王封号,掌兵部、宗人府。顺治十一年殁时,年仅28岁,其子博果铎袭爵,改号曰庄亲王。成为有清一代“世袭罔替”的宗室八王(即所谓“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崇德元年所定宗室封爵制度尚不完善,只是初步分为九等,对王公诸子承袭方式未严格规范。于是在顺治六年制定了袭封之例:亲王、郡王一子袭爵,其余诸子降封一等;贝勒以下子,并以次递降一等授封。至第九等,奉国将军子,授奉恩将军;奉恩将军子孙,世授奉恩将军。世代不替,共为一等。[17]从此,王公子弟世袭,开始有章可循。顺治六年,和硕豫亲王多铎患痘疫亡,封其子多尼为和硕亲王,承袭父爵。同时,封和硕礼亲王代善子杰书为多罗郡王,封贝子拜尹图等9人俱为多罗贝勒;镇国公锡翰等12人俱为固山贝子;辅国公巴布泰等9人俱为镇国公;二等镇国将军恭安为辅国公;宗室郭盖等28人为二等镇国将军以下至三等辅国将军。[18]

不想错过《爱新觉罗家族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