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册府纪元功,伐罪安民将略雄。·咸?鱼.看~书¢枉¢ ′更`芯′嶵¢哙?伫见天潢蒙上赏,明光高宴赋彤弓。[13]
这成为他一生中最光辉的篇章。
岳乐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也是重要的政治家。顺治末年,他以亲王之尊,经常主持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政,是清朝最高统治集团核心人物之一。福临死后,他和杰书率领诸贝勒大臣,拥立玄烨继承皇位,在正大光明殿设誓曰:“冲主践阼,臣等若不竭忠效力、萌起逆心、妄作非为、互相结党,及乱政之人知而不举、私自隐匿、挾仇诬陷、徇庇亲族者,皇天明鉴,夺算加诛。”[14]在四大臣辅政时期,他作为议政王继续参与朝政。康熙八年(1669),玄烨逮捕鳌拜亲政后,岳乐奉旨查处鳌拜同党。玄烨看到年幼诸王恃威行事,向所属外官勒索财物,曾告诫他们改邪归正,务必娴习骑射,刻苦读书,不要沉溺于嬉戏。还特别谕示岳乐:“尔在诸王中,以齿则高,以行则长,若年轻诸王,率意妄行,尔其训饬之。”[15]可见,玄烨对年长品端的岳乐十分信任,因此付以管教年幼诸王的重任。-6?吆?看`书-枉? ¢庚^新·嶵~哙\岳乐从顺治十二年(1655)起长期执掌宗人府事务,为完备皇族管理制度,编修谱牒,做了大量工作。
岳乐一直活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这年七月,蒙古准噶尔部与喀尔喀部构衅兴兵。时年65岁的岳乐与简亲王喇布率兵赴苏尼特汛界驻防。十月天气渐冷,从草原撤还京师,不久因病去世。清廷赐祭建碑,谥“和”。11年以后,已革贝勒诺尼控告岳乐管理宗人府时“枉拟治罪”。[16]经宗人府奏准,岳乐被追革亲王降为郡王,郡王爵由第五子玛尔浑袭,后由玛尔浑子华玘再袭。华玘死时无嗣,其后数年爵位虚悬。岳乐孙女嫁玄烨第八子胤禩,她支持其夫争夺皇位。胤禛登极后,便对胤禩及亲属实行报复。雍正元年(1723)下诏,“安郡王爵不准承袭”,诏书中指责岳乐“谄附辅政大臣,每触忤皇考(玄烨)”。[17]尽管如此,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追论先人功过,盛赞阿巴泰和岳乐的战功,又封华玘孙为世袭辅国公。_j!i′n*g·w,u′x·s+w~.¨c_o,m*这些都是岳乐死后的余波。
杰书,代善孙,5岁时袭封郡王,顺治八年加封号曰“康”,十六年承袭代善亲王爵,改号康亲王。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为奉命大将军,时年29岁,率师讨耿精忠。连战皆捷,第二年初克复处州(浙江省丽水县)。此后约有一年,战局相持不下。玄烨谕旨切责:“王守金华,将及两载,徒以文移往来,不亲统兵规剿,贼何自灭?宜刻期进取。”[18]康熙十五年,杰书率师由浙江攻福建。大溪滩一役,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激烈,杰书坐古庙侧指挥,旗纛为火器射穿,卫兵竖门板遮蔽,杰书谈笑自若,鼓舞军兵踊跃奋击,耿精忠兵大败,溪水为赤。清军长驱入福建,耿精忠力竭投降。以后收复福建沿海,迫郑经军队退回台湾。康熙十九年,福建完全底定,杰书奉命凯旋。三藩之乱期间,杰书转战浙、闽等省,历时六载,经受了战争洗礼,成为有丰富经验的将帅。但三藩平定后却未受封赏。清廷对出征诸将论功议过时,杰书因金华顿兵和援救海澄不力两事被劾,议夺军功,罚俸一年。康熙二十九年(1690),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由蒙古草原入扰,威胁京师。杰书奉命领兵出张家口,戍守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噶尔丹败逃后被召还京师。杰书卒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赐谥“良”。杰书指挥作战虽有失误,在平三藩和反击准部中建有功勋也是事实。杰书后裔世袭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恢复代善原封“礼亲王”称号)爵,一直到清末。
鄂扎是豫亲王多铎孙,多罗信郡王多尼子,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在努尔哈赤曾孙一辈皇室贵族中,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将帅。
鄂扎从小接受“国语骑射”的训练。6岁时就袭父爵为多罗信郡王。三藩之乱爆发后,清军主力京师八旗大部分南下,诸王、贝勒也相继领兵出征,京城空虚。在这种形势下,驻牧关外义州(今辽宁省义县)的蒙古察哈尔部首领布尔尼(林丹汗孙)铤而走险,兴兵反叛。他派人潜入北京,侦知城中几乎没有满洲军队,连守卫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