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sh;第一代郑亲王济尔哈朗建府于西城大木厂(今西城大木仓胡同,旧为中国大学校址,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所在地)。先后有18位亲王生活于该府(中间一度称简亲王)。
庄亲王府——清太宗第五子硕塞封承泽亲王,至其子博果铎袭,改号庄亲王。府址在太平仓(西四北平安里西太平仓)。庄亲王爵前后承袭了10次。
肃亲王府——清初肃亲王豪格的府第位于玉带桥东岸(今东交民巷正义路东)。前后共有10位府主生活于此。在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签订《辛丑条约》后,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肃亲王迁至北新桥船板胡同(今东四十三条)街北。新府已非王府形制。
以上9个王府,除英王府外,都是清初开国立有殊勋、“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在他们之后,还有4位恩封亲王,也属“世袭罔替”。他们的王府也非常著名:
怡亲王府——康熙帝第二十二子胤祥,雍正元年(1723)始封和硕怡亲王。乾隆三十九年(1774),特下诏旨,以“怡贤亲王公忠体国,其爵位亦应世袭罔替”。胤祥初封时,在冰渣(煤炸胡同),后舍宅为寺,即贤良寺,府址移至朝阳门北小街(今科学出版社所在地)。该府屋宇宏深,庭院开阔。同治初,因第五次袭怡亲王载垣获罪削爵,将此府赐予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故又称“九爷府”。载垣后人迁居二条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