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堂堂王公贵族竟需向办案的书吏行贿。而绵性假公济私,行为尤为贪卑。结果,此案牵连的三王公均被革爵。[44]
这些天潢贵胄,在渐趋腐化的过程中完全遗忘了先辈创业的艰难。他们终日寻欢作乐,聚敛财富,任意挥霍,过惯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也就难以胜任守成的重担。为官者,惟知贪恋禄位,或“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45]文恬武嬉,全不以国务民瘼为重。这种状况,到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但没有改观,反而继续发展。
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满洲统治者的昏愦无能,加速了战争失败的进程。在战争中,宗室贵族的庸懦腐朽也被暴露无遗。
道光二十一年(1841)正月,道光帝任命宗室奕山为“靖逆将军”,以隆文、杨芳为参赞大臣,统率川、鄂、湘、滇、黔、赣等省大军赴广东迎击入犯英军。奕山是恂郡王胤禵四世孙,系道光帝族侄,侍卫出身。[46]道光七年(1827),因参加平定张格尔叛乱升为头等侍卫。以后十年间官运亨通,由伊犁将军升至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其实并不知兵。出兵前,奕山曾口出大言,务“使逆夷片帆不返”。但是,随着英军强占香港、攻破虎门、兵临广州城下,奕山转而畏敌怯战。三月行抵广州,听从杨芳“不可浪战”之策,“诸事不问,先买洋货”。[47]林则徐向他建议,选遣洋商“设法羁縻”英军,俾英舰暂退,堵塞河道,积沙囊于岸以御炮,然后以守为攻。奕山不能用其计,又惑于左右之言,欲侥幸一试,夜进兵,乘风毁7艘,捷报频传。清晨方知误焚民舟。英军乘机进攻,尽占城外炮台,大炮攻城。奕山惊慌失措,急于城上改换白旗,并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于四月初七日与英方代表义律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英方勒索“赎城费”600万元,限期奕山等率兵退出广州城60里外和不得重新武装各要塞等苛刻条件,奕山无不应承,并讳败为胜,奏称:“义律穷蹙乞抚,照旧通商。”[48]奕山指挥作战无能,在粤期间却广收贿赂,包括许多翠玉,于是有“翡翠将军”之号。《南京条约》签订后,奕山被褫职治罪,论罪当死,圈禁宗人府空室。第二年即获释起用。咸丰元年(1851),奕山于伊犁将军任上,与沙俄签订了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同意沙俄在伊、塔两处片面设置领事,享有领事裁判权和贸易免税权,还划给俄方“自行盖造”住房货栈的地方一块。咸丰八年(1858),他在黑龙江将军任上,又擅自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让沙俄割占我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之地”;允许沙俄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享有航行权。不久,乌苏里江东大片土地即为沙俄侵占。奕山屡次充当卖国将军的角色,在近代史上绝无仅有。同治三年(1864),清廷还封他一等镇国将军,死后得到“庄简”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