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每年现租延钱1吊,立有租约。富禄将庄地分段出租,似有增租之嫌,引起佃户们不满。自咸丰六年(1856)至十一年(1861),佃户陈鼎儒等积欠租项抗不纳交,共计一千数百余吊。富禄曾派家人赴州呈请撤地未遂,又派家人赴州呈控,被庄佃殴伤,吓得逃回京城。富禄无奈,在给宗人府的呈文中自述:“职在内廷当差不能出京,有顾此失彼之虞。”[83]
庄佃奋起抗租,在许多场合是地主意欲增租所激起。如前面提到的礼亲王昭梿,增租未遂,即遣人至昌平拆毁庄头房屋,投没家产,私设公堂,就是典型的一例。嘉庆帝颙琰就此案谕言说:“我国家永不加赋,正赋钱粮,只于按例催征,每遇水旱偏灾,仍必加恩蠲缓。……各王贝勒家衣租食税,亦当仰体此意,岂意分外苟求,恣行贪虐?”[84]有清268年统治,其中大部分时间里的确保持了租赋的稳定。所谓“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不小的政绩。每遇水旱天灾,屡屡以皇帝名义“加恩蠲缓”,也是事实。相比之下,宗室王公承受世封,席丰履厚,考虑问题却往往不是从“保国家之根本”即维护统治阶级长远利益出发,而是“分外苟求,恣行贪虐”,为保证奢侈的生活,不惜竭泽而渔。因此引起庄佃反抗也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