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0章完结

,也使爱新觉罗的列祖列宗们蒙受了奇耻大辱。但这不过是一连串沉重打击的开始。在他身后相继嗣位的咸丰帝奕(1851—1861)、同治帝载淳(1862—1874)、光绪帝载湉(1875—1908),以及末代宣统皇帝溥仪(1909—1911),无一不是在内忧外患的交相逼迫下惨淡经营祖宗留下的基业。咸丰八年(1858),清廷与英、法、俄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两年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丧魂落魄的清政府先后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同治年间沙俄逼签《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伊犁条约》;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甲午战争(1894)中一败涂地的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法、俄、德、美、意、奥、日八国联军的铁蹄蹂躏北京。在刺刀的威胁下,清廷与八国签订了卖国的《辛丑条约》。外国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清朝割占了大片领土,勒索了巨额赔款,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中。爱新觉罗皇室所面对的,是历代统治者从未遇到过的新难题,他们无力应对,惟有被历史的如椽巨笔,在“十全武功”的辉煌功业之后,续写耻辱的篇章。

一 清季宗藩

清朝开国,宗室王公分领八旗,兼及议政,权势之大,几与皇帝分庭抗礼。入关后,天下底定,文事日盛,诸王公权柄,渐不如昔,康熙末年,诸王各树党羽,争夺储位,雍正帝即位,对异己大加芟夷,威服自专,诸王谨小慎微,不敢稍稍越轨。旗主与皇帝分庭抗礼的残余终于荡然无存。宗室王公惟知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才干日益衰退。同、光以降,宗室仕途,日渐拓宽,外可任道、府以上官职,京中也常居要津。当时国难方殷,内忧外患,清室倚用宗藩,无非藉资辅弼。但所用大多庸碌无能。亲贵用事,时人有“目不识丁之亲王大臣,唱京调二簧之将军都统”的讥评,自然难堪重任。即便有一二较有能力者,又不免彼此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不想错过《爱新觉罗家族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