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5章完结

境设立鄂博、划定边界,因此对于这些地区的山川形势的了解,要比对西部、西北部、东南部以及其他边境地区清楚,记述自然更为准确详尽。比如说禄马岭,或作鹿马岭、六马岭,山颇平坦,不甚高,上山、下山约四十余里至磊达塘站,是川藏官道上的咽喉之地。对于鹿马岭,《西藏志》等清代文献和入藏官员的笔记中记述颇多,如周霭联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参与驱逐侵略西藏的廓尔喀军的战争,先驻打箭炉,后入拉萨,往返之间历时八个月。他在嘉庆九年(1804)完成《西藏纪游》,卷1就详细记载:“鹿马岭山不甚高,绵亘百余里,四时积雪兼有烟瘴。凡边地太热则有烟瘴,谓瘴起如烟也。藏地无冬夏皆积雪,亦有烟瘴,此理殊不可解,大约无人居之故耳。予经过六次,天气阴惨,非雾非烟,苔厚尺余,并无路径,似鸿荒以来从未开辟之地,人迹未尝一至者。时胡雪方云:幸有吾两人同行,否则疑入冥间矣。此语酷肖。度岭而西至西藏,约七日程。至工布江达地方,约二日程。闻岭北有敌工隘,以拒准噶尔。因山设险,立桥为防,为西藏咽喉之地”,而此岭东麓为鹿马塘,“凡西行过岭者于此小憩焉”注445。

不想错过《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