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策仁旺杰所著藏文传记《颇罗鼐传》中有相关的记述,其中包含的地理信息成为撰写西藏地方史志的重要依据。注448西方传教士自17世纪20年代起前往古格传教,他们留下大量的记载,其中不少可以供今天研究阿里、西藏地区的地理状况参考。注449
4.英国派遣乔治·波格尔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进藏以后,不断派人进藏,又派间谍进藏侦察,尤其是乔治·波格尔和1783、1811年先后进藏的撒缪尔·特纳、托马斯·曼宁,对从印度、锡金到中国西藏日喀则、拉萨沿途的情况记载很多,英文文献中关于西藏地理的情况更为清晰。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情报人员、探险家纷纷入藏,英国两次派军入侵西藏,亚东、江孜、噶大克先后开埠通商,内地官员又经过亚东入藏,各种文献中关于西藏的记载更为全面:汉文文献除了对西藏北部、东部和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地区以及中国与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的边境地区记载较多外,对于亚东、噶大克乃至阿里地区等的记载也明显增多;英、日、俄、法文等文献中关于西藏西部、南部、东南部的记载都明显增多。比如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8月,日本僧人河口慧海在冈仁波齐峰、玛旁雍错朝圣时就经过“吉亚尼马”,即姜叶马。姜叶马,意为“大太阳”,在今普兰县,靠近札达县,位于交通要道上,是中国西藏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民进行贸易的边境贸易点。他记述道:“这个市场是夏季两个月的市场,阳历的7月15日至9月15日间进行交易,交易的双方,一边是印度的喜马拉雅人,一边是西藏人。看样子交易规模很大,集中了150~160顶帐篷,做生意的人约有500~600人。交易最多的货物有羊毛、酥油和牦牛尾,而西藏的本地人买的东西仍然是布类、砂糖和毛织物。”注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