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2章完结

该彩绘本共收地图66幅,可谓部头巨大,依其种类可分为三类:一为读史地图,包括《禹贡图》一、《历代图》十一、《历代割据图》八;二为分省地图,包括所载政区为明代的《舆地总图》及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图,其中陕西又分作两图,共17图;三为专题地图,包括《九边图》十一、《镇番图》二、《镇蛮图》三、《漕河图》一、《海运图》一、《黄河图》一、《域外图》九、《天文图》一。′顽~夲·鰰·颤~ ′首~发~每幅地图之后均附有图说,其中读史地图20幅主要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国都、官制、兵制、田赋、漕道、边界、行政建置等类项及各朝重要史事。分省地图及专题地图则多对地势之分布、山川之走向、关隘道路等险要之处加以评论,颇有军事地理的色彩。

综而论之,该彩绘地图继承了中国地图编绘的两个传统:一是自裴秀《禹贡地域图》以降编纂历史地图的传统,将有明之前历代行政建置、山川走向、关隘险要标绘在明代的底图上,最晚至《元代割据图》,以辅助读史之用,也即是《阅史津逮》“阅史”一词功用的体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其制图目的,称“是书以阅史不谙地理,无由识其形势,乃考订往牒,正其舛讹,各绘以图”;一是当代地图的编绘,尤其是直接继承了明代罗洪先《广舆图》编绘分省地图集的传统,将有明一代各分省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及关隘、山川标绘出来,并将关乎明代军政大典的黄河、漕运、九边、海运绘以专题图,辅以朝鲜、日本、琉球、安南等藩属国及部分域外地图。¨c*h*a`n/g~k`a¨n`s~h-u·.?c¨o,m,事实上,该部分《阅史津逮》的图幅设置除了将《广舆图》中的“华夷总图”舍弃而更绘一《天文分野图》外,其他是极为近似的,只有若干图幅,出于需要,《阅史津逮》将其分作两图或三图。将《阅史津逮》称作《广舆图》系统的地图当非虚言。详见下表:

《阅史津逮》分省图与专题图部分与《广舆图》(万历七年钱岱本)图幅比较

续前表

其中犹可注意的是,不仅《阅史津逮》在图幅设置上多参考《广舆图》,就连图幅内容也与《广舆图》基本相同。以比例尺而言,《阅史津逮》采用了计里画方的绘图方法,其中大致分为四种标准,一是总图和《西域图》为每方五百里,如《舆地总图》、《天下边镇总图》;二是其他专题图中的陆图包括《安南国》、《朝鲜国》大多是每方百里,只有《蓟州边图》因分作两幅,故改作每方四十里,《黄河图三》、《朔漠图一》、《朔漠图二》因所绘地域辽阔,改为每方二百里;三是海图如《东南海国图一》、《西南海国图二》明确记载“界内每方四百里,界外海中风迅不常,难以里载”;四是《日本图》、《琉球图》不载比例尺。*x/s~h·b-o?o!k/.\c?o-m′这与《广舆图》各图幅比例尺是基本相同的,尤其是其中每方百里之外的特例部分,如《蓟州边图》为每方四十里,《朔漠图》每方二百里,《东南海国总图》、《西南海国总图》标注“界内每方四百里,界外海中风迅不常,难以里载”,《琉球图》、《日本图》不载比例尺,皆同于《广舆图》,很典型地证明了两者之间的承继关系。具体到图幅内容上,经初步比对,在地名的选择上,两者高度相似,略举一例,在《广舆图·舆地总图》的图名之后、图幅之前注明编绘原则,“每方五百里,止载府州,不书县,山止五岳,余别以水,不复概书”,《阅史津逮》在舆图右下角作了相同内容的标注。当然,就图幅而言,《阅史津逮》继承自《广舆图》,属同一系统,但在文字说明上,两者则绝不相类,朱约淳的贡献也主要体现于此。作者亟言险要关隘及当政者宜措置之处,如《宁夏固兰边图》则云“塞梁家口之路则河套之兵不能入,扼雪山水沟之险则山后之兵不能侵,似亦保障之一策也”,《庄宁凉永边图》言“北有石门,西有者撒口,乃海套必经之路,若诸卫声势联络,则凉州安枕矣”,极有军事地理的色彩,概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之用意相近。

《广舆图》版本甚多,任金城先生已列表予以标示,兹不赘言。注593那么《阅史津逮》是依据《广舆图》哪个版本摹绘的?大致而言,《广舆图》有嘉靖年间的数个版本及万历七年(1579)钱岱刊刻本。万历年间的版本与嘉靖年间的版本在个别地名标注上有较明显的差别,如今北京

不想错过《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