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7章完结

清代以前就有的,如萨迦呼图克图、德格土司、波密土王等,也有一部分是清代形成的,如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将八宿宗划为功德林济隆(吉仲)呼图克图辖地,将洛隆宗之巴、堆巴等谿卡划为丹吉林第穆呼图克图之属地,由其派喇嘛管理,权力类似宗本。

注455 按,宗又写作“纵”,因宗驻所往往建于山上,有文献称之为宗山;卡又或作“噶”,亦是与宗、谿同类的行政单位,只是辖地小于宗、谿。如不著撰人、吴丰培先生整理的《西藏志·疆圉》称:“至德庆有纵。凡所谓纵者,系傍山碉房,乃其头目牒巴据险守隘之所,俱是官署。其平地无隘之官署,名曰噶”(《西藏志·卫藏通志》合刊本,7页)。清代文献对此记载颇多,但文字略有不同,如《西藏志考》之《四至疆界》中称:“至德庆有纵。凡所谓纵者,系傍山碉房,乃头目牒巴居隘守险之所。官署名噶。至墨竹工皆平川,俱设有纵,设官守隘”;其《寺庙名色》中又称“桑鸢寺,在拉撒南行二日……其地有渣洋宗山,山上有寺”(见佚名:《西藏志考》,乾隆元年成书之清代抄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收入《国家图书馆藏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25),线装书局影印本)。又如乾隆五十六年随孙士毅入藏的周霭联氏亦称:西藏“凡官舍在平地者,番民噶,碉房傍山者,番名纵,碉房为碟巴、头人据险之所”((清)周霭联撰,张江华、季垣垣点校:《西藏纪游》卷3,94页)

注456 嘉庆《大清会典·典属清吏司·驻藏大臣》载:“置驻藏大臣,以统前藏、后藏,而理喇嘛之事……乃正其官族,前后藏唐古特官喇嘛,初由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自署,其大者如噶布伦,亦由达赖喇嘛选定后,始移交驻藏大臣具奏。乾隆五十九年乃定官制,自三品至七品给予项戴,前藏官缺出,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选补,后藏官缺会同班禅额尔德尼选补”。前藏“分理地方之官,五品边营官二十三人,大营官十九人,六品中营官七十人,七品小营官二十五人”,后藏“唐古忒官,有三品大营官四人,六品中营官十七人,七品小营官二十五人。以上各唐古忒官内,亦有以喇嘛充补者,则不给顶戴”。

不想错过《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