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等又有较高要求。图书太过集中,对于图书的保存反而不利。如果在国家末世或战乱时期,国家所藏图书倒更容易遭到破坏或散失。因此,对真正爱书之人来说,仕途与金钱并不一定能打动其心。唯有图书本身得到尊重和保护,才能换取藏书者的心。宋太宗的借书缮写政策恰好迎合了藏书家的心理。因为这样一来,不仅原书可以保全,藏书者还可因此得到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总之,由于政策得当,宋太宗时期的三馆书籍积累已达到相当程度。据史载,太宗即位之时,筹建崇文院,藏尽三馆之书。(20)至太平兴国二年,三馆之书“参以旧书为六库”,计有八万卷。(21)此后,真宗又继承和延续了太宗的献书政策。咸平四年十月甲子,真宗皇帝再次颁《访遗书诏》。诏曰:“国家大崇儒馆,博访艺文。虽及购求,尚多亡逸。特降恩制,用广搜延。应中外官及民庶家,有馆阁所少书籍,并令进纳,每卷给千钱。及三百卷已上,当量材录用。”(《宋大诏令集》卷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