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5章完结

夏国,从所乞也。”可见,到了仁宗年间,类似《孟子》、《九经》这样的书已经可以输出境外了。

欧阳修称自己疑古,是因为“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岂好非六经者,黜其杂乱之说,所以尊经”(45)。这说明,欧阳修所要做的不是反对儒家学说,而是要摒弃那些偏离儒家思想体系的曲解和杂说,恢复儒家经典的原始本义。

关于宋人疑古,古文《尚书》作为伪书被发现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最先对古文《尚书》产生疑问的人是南宋的朱熹。他疑惑“为何这部《尚书》中间伏生《尚书》都难懂,而孔安国《尚书》(即古文《尚书》)却又都是容易明白的”?朱熹的怀疑到了他的学生蔡沈那里更加明确了。蔡沈为此写了一部《书集传》,在《尚书》的每一篇题目之下都注明了“今文古文皆有”或“今文无古文有”字样。蔡沈秉承朱熹之意,将古今《尚书》区分开来。(46)

不想错过《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