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发行机构。宋代书坊林立,据说,现在有名可查者仍达170多处。
除了坊刻之外,北宋时期还有家刻,有所谓的家刻本。家刻本是指凡有私人出资,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刻印的书籍,通称家刻本,又称家塾本或宅塾本。家刻本由于私家财力、人力有限,所刻书较少有大部头的经史,而以子、集类书籍居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刻印前代名人著作,如北宋有刻本《陶渊明集》十卷,据说是东坡手写刻本;(65)(2)子孙刻印先人著作;(3)刻印地方先贤、恩师著作;(4)刻印自己或朋友著作。
通常情况,坊刻本看重的是经济利益,因此其所刻之书,一般是刻印经史子集、适用于科举考试的参考书,如策论、律文、韵书、字书、类书等。再有,就是通俗读物、儿童启蒙读物、医书、占卜星相、农工杂书、话本小说等等市井需求广泛的书籍。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北宋的家刻一般采取两种运作模式:一是“和雇”,即雇主从市场招募雕印良工,并与工匠自愿达成雕印协议,进行家集雕印。二是委托坊间雕印。书坊作为一个常年经营雕印售卖的专业手工业工场,除了自己策划编刊书籍,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也经常接受个人或家族的委托雕印业务,当然有时候还有可能接受地方官府和中央朝廷的雕印业务。所以,坊刻本和家刻本有的时候还是比较难以区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