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7章完结

还是因为没有优秀的古文创作成绩,成熟的古文创作理念因此没能传播并深入影响到广大的知识阶层当中,所以才造成柳开等人死后,“没有产生足以担当领导重任的后起作家”。

谈到古文创作理念的传播,我们就要特别留意北宋古文革新派人物的文学主张及其书籍文本的传播情况。我们仍以欧阳修为例。按《欧阳修年谱》所述,欧阳修的古文创作有成熟作品和理念的时间,我个人确定在天圣九年(1031)至庆历七年(1047)期间,即欧阳修在洛阳与尹洙、梅尧臣等人诗文交往到欧阳修贬谪滁州,成功创作出北宋古文典范作品《醉翁亭记》的这段时间。这与《集古录跋尾》(卷8)“田弘正家庙碑”条下所云“自天圣以来,古学渐盛,学者多读韩文,而患集本讹舛,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的说法,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这说明韩文的流行与尹洙、欧阳修的古文创作集团的号召与创作影响有一定因果关系。而韩愈、欧阳修等人的古文作品以及成形古文理念传播普及的时间,却是从天圣、庆历年间一直延续了整个宋代。

不想错过《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