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4章完结

当时古文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古文家排佛的声势浩大,石介写了著名的《怪说》三篇,猛烈攻击佛教。这在当时影响很大,一般学子及士大夫都不敢提佛了。欧阳修这时也已登上文坛,他的古文理论,同样主张排佛。”(86)那么欧阳修为什么要见契嵩呢?欧阳修见契嵩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宗教,而是因为契嵩的文章“学赡道明”。“学赡道明”又是什么?我认为,它不是对宗教或文章骈体的赞美,而更近似于对契嵩文章“言之有物”,“道胜者文不难自至”的赞赏。这与欧阳修对于优秀古文的评价如出一辙。由此,将上述记载结合仁宗皇帝至和元年诏欧阳修回京修唐史,以及嘉祐二年委任欧阳修知贡举的举措,我们可以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欧阳修见契嵩的主要原因乃是因为契嵩对“佛道”(理想)的明确执著,而其文章又能将“道”与“文”较好结合。由此可知,欧阳修当年“以文章自任,以师表天下”的名声,乃是北宋古文革新领袖的名声。

我们看到,从庆历八年转官到嘉祐二年知贡举,朝廷对欧阳修一系列的提拔举措,皆不是因为欧阳修政绩出众造成的。(87)尽管有人说欧阳修在滁州、扬州推行“宽简无为”的治理,就是他最好的政绩。苏辙也称赞欧阳修当年的治理措施是“其政察而不苛,宽而不弛,吏民安之,滁、扬之人,至为立生祠”(88),然而我依然认为这并不是欧阳修什么出色的政绩。而据《欧阳修年谱》记载,庆历六年(1046)欧公贬滁州不久,即在滁州丰山上建丰乐亭。琅琊山上建醉翁亭,并自号“醉翁”。同时也创作了著名的《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

不想错过《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