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惑众”的卑弥呼。
进而,无论丧事中的歌舞音乐、祓除和修禊,还是烧鹿骨占卜的“太占”、巫女的神灵附体,所有内容都作为实际生活中的宗教习俗长远地流传到了后世,让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日本民族宗教的原始面貌。
中世以后,在“神道”的名义下,日本的民族宗教被宣扬为能与佛教和儒教抗衡的思想体系。但是,民族宗教原本没有教义,当然也不存在相当于经典的著作,只是镰仓时代以后,神职人员模仿佛教等宗教创作出了新的带有理论色彩的东西,因此才具备了“道”的形态而被称为“神道”。并且,神道的所有理论都是从佛教和道教等大陆宗教的教义那里借用过来的,它们东拼西凑,荒诞无稽,充斥着与活生生的信仰毫无关系的空谈。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民族宗教的主体,迄今为止仍以巫术的仪式为其唯一内容。
显然,《魏志•倭人传》所记载的巫术活动就是民族宗教的原始形态。我们可以推断,其中大量元素应该是从采集经济时代的原始社会中的巫术那里继承下来的,但是弥生时代以后的民族宗教,是以农耕仪式为其本质的,所有巫术活动,最终目的无疑都在于祈愿农耕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