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一个音的规则,现在使用的片假名和平假名固定为一音一字形,完全是活字印刷使其定型,这是很晚以后的事了(当下将现行字形以外的字形称为“变体假名”,原来并没有任何所谓变体之类的说法)。
就这样,日本本身虽然没有创造出固有的文字,但是通过对外国文字汉字在功能及形态上进行根本性变革,形成了用以书写日语的音标文字。只使用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与使用音标文字,这些与文化的发展究竟有多大关系,那是无法估量的。我只能说日本人创造出片假名和平假名的历史意义重大。
尤其是贵族社会文学艺术的繁荣,如果没有这一前提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醍醐天皇制订了在宫廷中编辑自《万叶集》以来尚无先例的歌集计划,那便是905年(延喜五年)由纪贯之、凡河内躬恒、壬生忠岑等人所编的《古今和歌集》。原本只是为个人使用方便而对文字进行简化后的假名,从这一时期开始堂而皇之地成为公用文字。以此为契机,用假名写作的文学艺术作品络绎不绝地涌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