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鹿素行写了《圣教要录》一书,发出了否定朱子学的第一声,接着,京都商人出身的伊藤仁斋,提出了取代朱子学理气二元论的气之一元论哲学,从而创立了堀川学派。′辛+丸,本`鉮_栈? !已?发?布_最?歆?漳·节′稍晚的荻生徂徕,倡导古文辞学,创立萱园学派,与堀川学派一争高下。
我们必须看到,古学派三祖师的哲学理论虽然各不相同,但重要的并不是学院派理论的异同,而在于三派都同样重视事实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较之形式上的道德戒律,更尊重人情的自然,重视积极的行动而不是保守消极的态度。正如创立武士道学并宣扬太平社会中的武士修养的素行、在京都富商中享受着平静生活的仁斋、成为第八代将军吉宗的智囊并协助其再度强化封建秩序的徂徕等人那样,尽管他们彼此间有着不同的社会立场,在上述共通的思想主张上,显然都显示出了近代思想的萌芽。
除此之外,抛弃武士身份而成为浪人进而从朱子学转向阳明学的中江藤树,以及出自其门下并强调日本风土特殊性、论述了日本独自学术理论必要性的熊泽蕃山等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儒学家中堪称富有个性的思想家。~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另外,还有一位彻底发展了蕃山理论的学者,他就是富永仲基。
仲基是曾在大阪商人建立的学校—怀德堂学习过的商人儒学家,他否定一切既成理论的普遍合理性。他一语道破,儒教是古代中国之道、佛教是古代印度之道、神道是古代日本之道,它们都不是现代日本之道。古学派以及阳明学派虽然从朱子学的权威中脱离,但没有摆脱儒学的桎梏,在这一背景下,唯有仲基一人,抛弃了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意识到必须与历史的现实相结合来创造哲学。虽然他的主张还未形成积极的内容,但为后来国学以及其他崭新的、非儒学思想的勃发打下了理论基础,值得给予高度评价。
神道在这个时代占据优势地位的是与儒学学说结合在一起的儒家神道,但其中也存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严厉批判儒教思想的理论。
在京都不断为商人进行通俗演讲而体会到民众生活意识的增穗残口,批判重视形式上的礼仪而无视人性的儒教道德,他指出缺乏爱情基础的婚姻让众多男女陷入不幸深渊的现实,主张男女必须以恋爱为前提结合在一起。?我·地?书?城^ ·免′废~悦/毒/他不仅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通奸,只要是不惜生命的真实爱情,即使被杀也应该将爱情坚持到底,而且他还指出男尊女卑是中国的思想,日本神道采取的是男女平等的立场,他的观点是很久以后进入明治时代才出现的近代家庭观念的先驱。只是,残口的主张是以封建以前的日本原始、古代的生活习俗为准绳,对封建道德提出的批判,因此,从这一意义而言,可以说反而与后来国学者复古神道的思想一脉相通。
寺请制度[53]作为鼓励取缔天主教的手段加以实施,它强迫所有人成为某一个寺院的檀家[54],其结果是赋予了佛教堪称国教的地位,但是这种政治上的保护制度却只是促进了僧侣的堕落和思想的僵化。江户时代的佛教教团,尽管在社会上拥有无法排除的势力,但在思想界变成了完全无力的、愚民的信仰。除了十七世纪中期明僧隐元将禅宗的一个宗派黄檗宗传到日本,之后没有新创立任何一个宗派。随着信仰的低俗化,佛教美术中也几乎没有出现值得一提的作品。唯有圆空,游历于全国各地,并制作了大量富有独特个性的佛像,在佛教美术史上放射出最后一道光芒(图46)。
图46 圆空制作的佛像
儒学兴盛,取代了直至前代佛教所占的地位。与宣扬来世和出世为其原则(尽管事实上专门宣扬现世利益)的佛教相反,儒学宣扬现世的哲理与道德而不讲“怪力乱神”,从本质上而言无疑是现实主义的学说。并且,儒学虽然对被统治者鼓吹绝对服从的思想,但也教导执政者用心执政,因此,随着儒学的繁荣,“经世济民”的学说,用今天的话说即近似于政治学、经济学的学术理论也开始盛行起来。
尤其是极其关心政治的徂徕学派有众多论述政治经济的著作,如徂徕的《政谈》,徂徕门人太宰春台的《经济录》等都很有名。他们不满足于抽象的哲学理论,从正面论述社会现实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巨大进步。然而,尽管封建社会的矛盾终于露出了端倪,但是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理论,尚未充分预见克服这些矛盾的历史发展道路,与江户时代后期的同类著作相比,似乎大多不太具有现实性。徂徕说,为了重建社会,只要首先考虑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