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朱熹《易学启蒙序》:“圣人观象以画卦,揲蓍以命爻,使天下后世之人皆有以决嫌疑,定犹豫,而不迷于吉凶悔吝之涂,其功可谓盛矣。然其为卦也,自本而干,自干而支,其势若有所迫而自不能己,其为蓍也,分合进退,纵横顺逆,亦无往而不相值焉,是岂圣人心思智虑之所得为也哉?特气数之自然形于法象见于图书者有以启于其心而假手焉耳,近世学者类喜谈《易》而不察乎此,其专于文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根著,其涉于象数者,又皆牵合傅会而或以为出于圣人心思智虑之所为也。若是者,予窃病焉,因与同志颇辑旧闻为书四篇,以示初学,使毋疑于其说云。淳熙丙午(十三年)暮春既望,云台真逸手记。”[85]按:此书一说朱熹指画、蔡元定编。
23.黄日新《通鉴韵语》九卷,淳熙十四年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五上:“《通鉴韵语》九卷,右黄日新齐贤所著也。大略如李瀚《蒙求》四言体,而列其事于左方,周平园、朱晦翁、洪容斋、谢艮斋、杨诚斋、楼攻愧诸老先生皆为之序。齐贤,临川人。”[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