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出身研究》,第8~16页。
[46]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第591~594页。
[47] 黄纯艳:《宋代财政史》,第15~24页。
[48] 杨倩描:《从“系省钱物”的演变看宋代国家正常预算的基本模式》,《河北学刊》1988年第4期,第83~88页。
[49] 据杨氏所述:“宋代的国家预算,其体系和结构都是异常复杂的。既有御前钱物,又有朝廷钱物,还有户部(或三司)钱物。前两者是国家的特别预算,后者才是国家的正常预算,即宋人所谓‘经费’者也。对于国家正常预算范围的收支钱物,宋人称之为‘系省钱物’。因此,它的演变过程也就基本上反映出了宋代国家正常预算的基本模式。”见《从“系省钱物”的演变看宋代国家正常预算的基本模式》,第83页。
[50] 黄亚娟:《北宋三司使研究》,第16~17页。
[51] 黄纯艳:《宋代财政史》,第22页。
[52]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第637~676页。
[53] 陈扬:《北宋帐籍与会计录制度浅析》,《甘肃理论学刊》2012第1期,第152~156页。
[54] 高磊:《宋代〈会计录〉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第8~22、41~49页。
[55] 黄纯艳:《宋代财政史》,第20~21页。
[56] 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第127~128页。
[57] 戴裔煊:《宋代钞盐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1,第134~136页;郭正忠:《宋代盐业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0,第405~420页。
[58] 黄纯艳:《宋代茶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12~98页。
[59] 李伟国:《论北宋的提举诸司库务司》,原载《中国史研究》1986年3期,收入氏著《宋代财政和文献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43~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