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何其重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说本书涉及的“文”“清流”从篇幅上构成了多数的话,那么更核心的则是其研究背后呈现的这一主旨思想同样贯穿全书内外。作者在这些篇幅里对晚唐五代的政治文化进行梳理和阐释,旨在表明后期的清流文化在那个藩镇武力横行的年代里非但没有遭受破坏,反而从长安兴起波及全国。这种文化映现的是唐后期至五代十国的历史发展的趋势。
揆诸后期的历史走向,我们不能不看到,安史之乱后武人势力的上升,尤其晚唐黄巢起兵之后节度使力量的崛起,唐廷主宰的范围被迫缩减至长安四周,最终结束唐朝合法统治所衍生的军人干政的局面,通过朱温“篡权”建立后梁而体现出来的王朝更替,表现得更多的是历史的“断裂”。[10]这种场景人所皆知,亦成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的常识性认知。然而陆扬关注的问题更倾向于这“断裂”背后的延续。如果说“唐宋变革论”聚焦于王朝更替中“断裂”的一面,那么“清流文化”“文”的特性则关注断裂背后展现的承继性。话语至此,这使我想起了余英时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理路,那就是在王朝彼此嬗替的过程中其精神内涵的文化要素(尤其政治文化)如何透过激荡蜕变的政局得以沿承与阐扬。他所关注的同样是断裂中的延续。[11]正是在这种断裂、延续的交织中,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从前至后得以发展和进化,形成了与西方相颉颃的东方文化的整体和脉络。与此相应的另一个案例是包弼德有关唐宋思想转型的研究,他关注的同样是朝代变迁所呈现的社会与政治的变化中士人之思想、观念和意识通过何种方式继承前贤而又改弦更张的图景。[12]